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通過低脂高纖維飲食、適量優(yōu)質蛋白、富含鉀鎂的食物、控制鈉鹽攝入、少量多餐等方式進行食療。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需結合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
選擇燕麥、糙米等全谷物及西藍花、菠菜等蔬菜,減少動物內臟、油炸食品攝入。膳食纖維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每日蔬菜水果攝入量建議達到500克以上,避免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優(yōu)先選用魚類、雞胸肉、豆制品等低脂蛋白來源,每周可安排2-3次深海魚類攝入。蛋白質供給量按每公斤體重1-1.2克計算,避免紅肉及加工肉制品。清蒸鮭魚、豆腐羹等烹飪方式可減少油脂添加。
香蕉、土豆、蘑菇等含鉀食物有助于維持心肌電生理穩(wěn)定,杏仁、黑巧克力等鎂含量高的食物可改善血管張力。每日鉀攝入量建議3500毫克,鎂400毫克,但腎功能不全者需限制高鉀食物。
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避免腌制食品、醬料等高鈉食物??墒褂孟悴荨幟手忍烊徽{味品替代部分鹽分。注意閱讀食品標簽,選擇鈉含量低于120毫克/100克的預包裝食品。
每日分5-6餐進食,單次食量控制在300毫升左右,避免飽餐加重心臟負荷。兩餐間可補充無糖酸奶、堅果等健康零食。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減少夜間胃腸負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長期保持飲食調整,配合規(guī)律有氧運動如步行、太極拳等,每周累計150分鐘。嚴格戒煙限酒,定期復查血脂、血糖等指標。若出現胸痛加重或消化不良反應,應及時聯系主治醫(yī)師調整飲食方案。所有食療措施均需在心血管醫(yī)師和臨床營養(yǎng)師指導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