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的主要癥狀包括突發(fā)胸痛、呼吸困難、刺激性干咳,體征可見患側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叩診呈鼓音、氣管向健側偏移。氣胸可能由外傷、肺部疾病、自發(fā)性破裂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病因采取吸氧、胸腔穿刺抽氣、胸腔閉式引流等措施。
氣胸患者常出現單側尖銳或刀割樣胸痛,疼痛多位于患側胸廓上部或肩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這種疼痛與臟層胸膜受牽拉有關,常見于自發(fā)性氣胸或外傷性氣胸。若胸痛持續(xù)加重伴隨休克表現,需警惕張力性氣胸可能。臨床可配合胸部X線或CT檢查確診,輕度氣胸可通過臥床休息觀察,中重度需行胸腔穿刺減壓。
呼吸困難程度與氣胸量呈正相關,少量氣胸可能僅活動后氣促,大量氣胸可出現靜息狀態(tài)下明顯呼吸窘迫。這是由于肺組織受壓導致通氣功能障礙,同時可能合并縱隔移位影響循環(huán)系統(tǒng)?;颊叱1憩F為呼吸頻率增快、口唇發(fā)紺,需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時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恢復肺復張。
約半數氣胸患者會出現無痰刺激性咳嗽,系胸膜受刺激引發(fā)的反射性反應。咳嗽多為陣發(fā)性,平臥位可能加重癥狀。需注意與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鑒別,避免誤用鎮(zhèn)咳藥物掩蓋病情。對于反復發(fā)作的自發(fā)性氣胸,需排查肺大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礎病變,必要時考慮胸膜固定術預防復發(fā)。
體格檢查可見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聽診呼吸音明顯減低或消失,這與肺泡通氣量減少有關。右側氣胸可能伴有肝濁音界下移,左側氣胸可出現心濁音界縮小。臨床可通過對比雙側呼吸音差異初步判斷氣胸側別,但需注意與胸腔積液鑒別,后者叩診呈濁音而非鼓音。
中大量氣胸會導致縱隔向健側移位,表現為氣管位置偏離中線。這是張力性氣胸的特征性體征,可能伴隨頸靜脈怒張、血壓下降等循環(huán)障礙表現,屬于急危重癥需立即處理。急救時可使用粗針頭在鎖骨中線第二肋間穿刺排氣,后續(xù)需放置胸腔引流管持續(xù)減壓,同時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變化。
氣胸患者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劇烈咳嗽和用力動作?;謴推诳蛇M行緩慢深呼吸訓練幫助肺復張,但三個月內禁止?jié)撍⒏呖诊w行等氣壓變化大的活動。日常需戒煙并預防呼吸道感染,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應定期復查肺功能。若出現反復發(fā)作的自發(fā)性氣胸,建議胸外科評估手術干預指征。飲食上保證足夠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維持適度體重有助于降低復發(f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