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注意事項包括確保環(huán)境安全、正確按壓位置和深度、避免過度通氣等。心肺復蘇是搶救心臟驟?;颊叩年P鍵措施,需在專業(yè)培訓后規(guī)范操作。
心肺復蘇的第一步是評估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確認患者無意識且無正常呼吸后立即呼救并開始施救。施救者需將患者仰臥于硬質平面,跪于患者一側,兩手掌根重疊置于胸骨下半段,即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時雙肘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鐘,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完全回彈。每30次胸外按壓后給予2次人工呼吸,開放氣道采用仰頭抬頦法,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氣后包緊患者口唇緩慢吹氣1秒,可見胸廓抬起為有效。持續(xù)進行按壓與通氣循環(huán)直至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或專業(yè)急救人員到達。
心肺復蘇需注意按壓位置準確避免肋骨骨折,按壓過程中盡量減少中斷時間。人工呼吸時避免過度通氣導致胃內(nèi)容物反流,單人施救時若無法進行人工呼吸可僅做持續(xù)胸外按壓。施救前需確認患者確無意識及呼吸,避免對正常睡眠者誤施救。兒童按壓可用單手,嬰兒則用兩指按壓,按壓深度為胸廓前后徑三分之一。施救者需定期參加復訓保持技能熟練度,操作時注意自身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心肺復蘇后患者需保持復蘇體位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時送醫(yī)進行高級生命支持。日常生活中應學習規(guī)范急救知識,家庭及公共場所可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提高搶救成功率。定期參與急救培訓可提升應急能力,關鍵時刻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