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可能由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遺傳性血管疾病、外傷及妊娠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突發(fā)撕裂樣胸痛、血壓異常、臟器缺血等癥狀。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危急重癥,需立即就醫(yī)干預。
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主要誘因,持續(xù)高壓血流沖擊會導致主動脈內膜撕裂?;颊呖赡艹霈F劇烈胸痛向背部放射,伴隨冷汗和暈厥。治療需緊急降壓,常用藥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釋片、鹽酸烏拉地爾注射液等,嚴重時需行主動脈覆膜支架植入術。
血管壁脂質沉積形成的斑塊會削弱主動脈中層結構,在血流剪切力作用下易發(fā)生分層。典型癥狀包括不對稱脈搏和腹痛,需通過CT血管造影確診。治療需控制血脂,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依折麥布片等藥物,合并血栓時需抗凝治療。
馬凡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疾病會導致主動脈中層囊性壞死,血管壁彈性纖維缺陷。患者常有家族史,可能伴隨近視和關節(jié)過伸表現。需定期進行影像學監(jiān)測,預防性使用美托洛爾緩釋片降低血管壓力,必要時行預防性主動脈置換手術。
胸部撞擊或醫(yī)源性導管操作可能直接損傷主動脈壁,多見于交通事故或心血管介入術后。癥狀表現為創(chuàng)傷后延遲出現的胸痛和休克,需緊急進行全主動脈造影。治療包括開放手術修復或腔內隔絕術,術后需長期隨訪。
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和激素變化會升高血管壁應力,尤其合并子癇前期時風險顯著增加。特征性表現為孕晚期突發(fā)上腹痛伴胎動減少,需通過產科超聲和MRI明確診斷。治療需多學科協作,優(yōu)先保障母嬰安全,必要時終止妊娠并行血管手術。
預防主動脈夾層需定期監(jiān)測血壓,高血壓患者應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物并限制鈉鹽攝入。避免突然劇烈運動和負重,馬凡綜合征患者需每年心臟超聲檢查。出現突發(fā)性撕裂樣胸痛時須立即平臥,撥打急救電話,轉運過程中保持情緒平穩(wěn)。術后患者應遵醫(yī)囑抗凝治療,控制心率血壓在目標范圍,定期復查血管影像評估修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