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護理頰部擦洗方法主要有清潔雙手、準備漱口液、濕潤棉球、輕柔擦拭、觀察口腔情況等步驟。頰部擦洗是口腔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清除食物殘渣和細菌,預防口腔感染。
進行口腔護理前需用流動水和肥皂徹底清潔雙手,避免將外界細菌帶入患者口腔。洗手時間應持續(xù)20秒以上,重點清潔指縫和指甲周圍。若條件允許可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確保操作過程無菌。
選擇適宜溫度的生理鹽水或專用口腔護理液,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將10-15毫升漱口液倒入清潔容器備用,對于意識清醒者可指導其自行含漱,昏迷患者則需用棉球蘸取擦拭時保持液體濕潤度適中。
使用無菌鑷子夾取醫(yī)用棉球浸入漱口液,擠至半干不滴水狀態(tài)。每個棉球僅使用一次,擦拭不同部位需更換新棉球。棉球濕度以輕壓無液體滲出為度,過濕易引起誤吸,過干則清潔效果不佳。
用鑷子固定棉球,從頰部內側由后向前呈弧形擦拭,動作需輕柔避免損傷黏膜。先清潔健康側再處理患側,每側頰部使用3-4個棉球,注意清潔牙齒咬合線與頰黏膜交界處。對于義齒佩戴者需先取出義齒單獨清潔。
擦拭過程中注意觀察頰黏膜有無潰瘍、白斑或出血點,檢查腮腺導管開口是否通暢。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記錄并報告醫(yī)護人員,對于糖尿病患者或化療患者需加強口腔pH值監(jiān)測,必要時采集分泌物送檢。
日??谇蛔o理建議每日進行2-3次,餐后及時漱口可減少食物殘留。選擇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有助于維護口腔健康,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對于長期臥床者可采用海綿棒輔助清潔,保持口腔濕潤狀態(tài)能有效預防并發(fā)癥。出現(xiàn)持續(xù)口臭或黏膜疼痛時應及時就醫(yī)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