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周病的常用器械主要有牙周探針、超聲波潔牙機、刮治器、牙周手術器械、牙周敷料等。
牙周探針是用于測量牙周袋深度的專用器械,頂端帶有毫米刻度標記。使用時需輕柔插入齦溝,通過觸覺感知牙石位置和牙周袋深度。探針頭部呈鈍圓形設計可避免刺傷牙齦,常見型號包括威廉姆斯探針和UNC-15探針。臨床操作時需配合無菌手套和消毒液,測量結果直接影響牙周炎分期診斷。
超聲波潔牙機通過高頻振蕩產(chǎn)生空化效應清除牙結石,工作尖頻率通常為25-30kHz。設備配備不同形狀的工作頭適應各牙位需求,噴水系統(tǒng)可冷卻工作頭并沖洗碎屑。使用前需調節(jié)功率避免損傷牙骨質,對種植體周圍炎患者應選用特殊鈦合金工作尖。術后可能出現(xiàn)暫時性牙齒敏感,24小時內應避免進食染色食物。
刮治器分為鐮形刮治器和匙形刮治器兩類,前者用于去除大塊齦上牙石,后者適用于齦下刮治。Gracey刮治器具有特定角度設計,能貼合不同牙面形態(tài)。操作時需保持器械刃部與牙根面平行,采用短促刮除動作。碳鋼材質器械需定期磨銳保持鋒利,一次性塑料刮治器多用于預防交叉感染。
牙周手術器械包含骨鑿、骨銼、組織剪等專用工具。顯微手術器械適用于引導組織再生術,工作端直徑僅0.3-0.5毫米。骨修整器械用于消除骨缺損,鈦合金材質可減少組織反應。高頻電刀能精確止血并切除病變牙齦,使用溫度需控制在60℃以下。術后護理需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預防感染。
牙周塞治劑由氧化鋅丁香油酚調拌而成,具有保護創(chuàng)面和固定齦瓣的作用。Coe-Pak等商品化敷料操作簡便,固化時間約3-5分鐘。含抗生素的敷料可預防術后感染,但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拆除時間通常為術后7-10天,期間應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新型可吸收敷料無需二次取出,但成本較高。
牙周治療器械使用后需嚴格執(zhí)行消毒滅菌流程,手機類器械應定期保養(yǎng)?;颊呷粘P枋褂醚揽p刷和沖牙器維護牙周健康,每3-6個月進行專業(yè)潔治。出現(xiàn)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等癥狀應及時復查,重度牙周炎可能需配合抗生素治療。飲食上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鈣質,戒煙可顯著改善牙周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