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癌癥的前期征兆主要有體重下降、持續(xù)低熱、異常出血、長期疲勞、體表腫塊等。癌癥早期癥狀通常不典型,可能與多種良性疾病表現相似,建議出現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排查。
無明顯誘因的體重減輕是常見癌癥信號,可能與腫瘤消耗能量或影響代謝有關。短期內體重下降超過5%需警惕,尤其伴隨食欲減退時。胃癌、胰腺癌、肺癌等常出現該癥狀,建議記錄體重變化并完善胃腸鏡、腫瘤標志物等檢查。
腫瘤壞死因子釋放可能導致長期低熱,體溫多波動在37.5-38℃之間。淋巴瘤、白血病、腎癌等血液系統(tǒng)或實體腫瘤易引發(fā)癌性發(fā)熱,特點是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無效。需與結核、慢性炎癥等鑒別,必要時進行骨髓穿刺或PET-CT檢查。
非外傷性出血需高度重視,如咳血可能提示肺癌,便血可能與結直腸癌相關,絕經后陰道出血需排查子宮內膜癌。腫瘤侵犯血管或導致凝血功能障礙是主要原因,建議進行內鏡、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明確出血來源。
癌癥相關疲勞區(qū)別于普通疲倦,休息難以緩解且影響日常活動??赡芘c腫瘤消耗營養(yǎng)、貧血或內分泌紊亂有關,常見于白血病、肝癌等。若疲勞持續(xù)超過1個月并伴隨其他癥狀,需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腫瘤指標。
無痛性進行性增大的腫塊需警惕,如乳腺不規(guī)則硬塊、頸部淋巴結腫大、睪丸腫塊等。乳腺癌、淋巴瘤、甲狀腺癌等可能表現為體表包塊,建議通過超聲、鉬靶或穿刺活檢明確性質,避免擠壓刺激腫塊。
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吸煙飲酒等致癌因素,40歲以上人群建議定期進行防癌體檢。出現可疑癥狀時需盡早就診,早期癌癥通過規(guī)范治療可獲得較好預后。癌癥篩查項目包括低劑量肺部CT、胃腸鏡、乳腺超聲等,高危人群應縮短體檢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