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性骨折可通過臥床休息、支具固定、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壓縮性骨折通常由外傷、骨質疏松、腫瘤轉移、長期負重、先天性骨病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嚴格臥床2-4周,避免脊柱負重。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軸向翻身,防止骨折移位。臥床期間可進行踝泵運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后期逐步增加腰背肌功能鍛煉。
穩(wěn)定性骨折可佩戴定制支具4-8周,常用過伸位胸腰骶矯形器。支具需每日佩戴20小時以上,逐步增加直立活動時間,定期復查調整松緊度。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洛索洛芬鈉片、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骨質疏松患者需聯(lián)合阿侖膦酸鈉維D3片、碳酸鈣D3咀嚼片進行抗骨松治療。
傷后2周可開始超短波、超聲波等理療促進愈合?;謴推诓捎玫皖l脈沖電刺激預防肌肉萎縮,配合紅外線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椎體高度丟失超過50%或伴神經損傷時,需行經皮椎體成形術或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術后需佩戴支具3個月,定期復查椎體復位情況。
壓縮性骨折恢復期需保持每日鈣攝入量800-1000毫克,適量補充維生素D。避免彎腰提重物等動作,睡眠時使用腰部支撐墊。建議進行游泳、慢走等低沖擊運動,定期監(jiān)測骨密度。若出現(xiàn)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