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高血壓的主要特點包括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增大、晝夜節(jié)律異常、靶器官損害風險高以及合并癥多。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中老年人由于血管彈性下降、動脈硬化等因素,血壓特點與年輕人存在明顯差異。
中老年人高血壓多表現(xiàn)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即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正?;蚱?。這與大動脈彈性減退、血管僵硬度增加有關。隨著年齡增長,主動脈及大動脈中層彈力纖維減少,膠原纖維增生,導致血管順應性下降,心臟收縮時血管擴張能力減弱,收縮壓明顯升高。
中老年人常見收縮壓與舒張壓差值超過60毫米汞柱的脈壓增大現(xiàn)象。脈壓增大反映動脈硬化程度,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長期脈壓增大可加速靶器官損害,增加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風險。
中老年人易出現(xiàn)夜間血壓下降不足或反勺型血壓節(jié)律,即夜間血壓下降幅度小于10%或高于日間血壓。這種節(jié)律紊亂與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激活有關,可加重血管內皮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心臟左心室肥厚、頸動脈內膜增厚、微量白蛋白尿等靶器官損害。中老年人血管修復能力下降,血壓波動更易造成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功能受損,增加腦小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等風險。
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血脂異常、慢性腎病等多種代謝性疾病。這些疾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部分患者還存在骨質疏松、關節(jié)炎等老年性疾病,影響降壓治療方案選擇。
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變化,尤其關注清晨血壓和夜間血壓。飲食上建議采用低鹽、高鉀、高膳食纖維的DASH飲食模式,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5克以內。適量進行快走、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情緒激動,戒煙限酒。合并多種慢性病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體化降壓方案,避免自行調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