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一位平凡母親“暴走七月,捐肝救子”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這位母親名叫陳玉蓉,她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肝豆狀核變性)。為了給兒子捐獻肝臟,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陳玉蓉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僅進食半個拳頭大的米飯團,硬是在七個月時間里讓脂肪肝奇跡般地消失了。
盡管陳女士所表現(xiàn)出的母性光輝和獻身精神確實令人動容,但脂肪肝患者不應該簡單地拷貝“暴走+最大限度節(jié)食”的模式,而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生活方式的調(diào)整,以免造成肝損傷加重和營養(yǎng)失衡。
如何判斷患有脂肪肝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下簡稱脂肪肝)的發(fā)病率正逐年升高,在世界范圍內(nèi)已成為慢性肝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美國有將近1/3的成年人患有脂肪肝,我國一般人群的流行率也在15%以上。更為令人擔憂的是,脂肪肝在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更高,這些猶如“難兄難弟”,醫(yī)學上統(tǒng)稱為“代謝綜合征”。
脂肪性肝病包括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一組疾病。其中,單純性脂肪肝的預后雖然效果比較好,但這樣的肝臟依然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比正常肝臟更容易受到例如酒精、藥物和缺血等損肝因素的影響。約有10%左右的單純性脂肪肝會進展至脂肪性肝炎階段。而這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中,將有20%~40%可進展至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脂肪肝診斷標準包括:
——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克,女性70克;——排除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全胃腸外營養(yǎng)、肝豆狀核變性等可導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除原發(fā)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外,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區(qū)隱痛、肝脾腫大等非特異性癥狀及體征;
——有超重或中心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亂、高血壓等代謝綜合征。血清轉氨酶和谷氨酰轉肽酶水平可由輕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即過去俗稱的“GpT”)升高為主;
——肝臟影像學表現(xiàn)符合彌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學診斷標準;
——肝活檢組織學改變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學診斷標準。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BMI(即體重指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判定標準。BMI=體重(kg)/[身高(m)]2。對于亞洲成人而言,BMI≥23kg/m2提示體重超重,BMI≥25kg/m2提示輕度肥胖,BMI≥30kg/m2提示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指: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患脂肪肝后,其干預和治療應強調(diào)綜合治療,患者須改變生活方式、節(jié)食、運動、禁酒和戒煙,以及控制原發(fā)疾?。ㄈ绺哐獕?、糖尿病和高脂血癥)。充分進行的生活方式治療后仍不足以恢復正?;蚝喜⑿难芗膊〉母呶H巳海瑒t需要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包括調(diào)脂、降壓和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等。
脂肪肝運動應在晚餐1小時后
“多動”是指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規(guī)范的運動療法。
合理運動有助于促進脂肪代謝。運動不足會加重脂肪肝的發(fā)展進程,嚴重者甚至影響肝功能;運動過度,輕則造成身體的疲勞感,重則可能加重病情,對進一步治療不利。
選擇適宜的運動方案進行科學訓練,才能發(fā)揮運動對人體的有益作用。有些脂肪肝患者認為只要按時服用醫(yī)生開的藥就可“藥到病除”,而對節(jié)食和運動的堅持時斷時續(xù)。孰不知在脂肪肝的治療中,飲食、運動處方與藥物處方一樣重要。
運動療法有許多種類,其中比較適合于脂肪肝治療的是有氧訓練。由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特點、自身基礎條件以及當前肝功能的情況各不相同,因而運動方案也各有不同,運動處方必須體現(xiàn)個性化。
對于中老年患者來說宜采取運動強度不大、心率變化較小的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若是較年輕的脂肪肝患者,則可根據(jù)自身興趣愛好進行運動強度和心率變化較大的活動,如舞蹈和游戲等。
每天的運動時間以晚餐后隔1小時進行為好。要消除多余脂肪,每次的有氧運動時間必須達半小時以上,在此之前消耗的是糖而不是脂肪。運動頻度取決于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xù)的時間。根據(jù)需要和功能狀態(tài),每周3~7次。每日運動可產(chǎn)生較好的訓練效應。
一般認為每周減肥的程度在1公斤左右為宜,因為快速減肥時體重減少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而不是脂肪。并且短時間內(nèi)快速減肥有進一步加重肝損的危險。
運動的進展速度可分為三個階段:
(1)開始階段:
應包括伸展體操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這些活動不易引起損傷和肌肉酸痛開始階段的運動持續(xù)時間至少10~15分鐘,然后逐漸增加,此階段持續(xù)4~6周。
(2)改善階段:
運動強度在2~3周內(nèi)逐漸增加到60%~80%的最大功能水平。
(3)維持階段:
常在運動訓練8個月后開始,在此階段參加者的心肺功能達到滿意水平,對繼續(xù)增加運動負荷不感興趣,要求運動負荷保持不變和維持健康狀態(tài)。
運動方式除步行、慢跑外,應增加有興趣的不同種類的活動,可以避免因乏味而中斷運動。
運動療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在嚴格控制飲食的基礎上進行才可達到最佳的運動療效;
(2)運動治療前后要有準備運動,運動后要有放松運動,避免心腦血管意外或肌肉損傷的發(fā)生;
(3)運動療法的指導以個體教育指導為佳,根據(jù)各人的病情及體力,指導患者從較低強度的運動逐漸過渡到較大強度的運動;
(4)對已有肝功能損害的患者來說,初期運動量不宜過大,應按常規(guī)運動量減少10-20%,但運動的時間可稍許延長。其實,陳玉蓉一開始就采取每天10公里的步行鍛煉在醫(yī)生看來有些操之過急。
脂肪肝治療成功的關鍵在于患者、醫(yī)護人員及家屬的協(xié)作。建議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日記,詳細記錄每天的飲食攝入量、膳食結構比例、烹調(diào)方法、運動量等,有助于在以后的隨訪過程中不斷進行糾正,以提高治療的療效。建議廣大脂肪肝患者不要簡單照搬陳玉蓉“暴走+極度節(jié)食”的模式,而應學習她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合理、循序漸進的正規(guī)治療。
喝酒可能會引起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長期過量飲酒導致的肝臟脂肪堆積,若未及時干預可能進展為肝炎、肝硬化。非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需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酒精、精制碳水化合物及過量果糖攝入,同時控制鹽分和加工食品。脂肪肝可能與胰島素抵抗...
中度脂肪肝患者可以適量吃燕麥、深海魚、西藍花、綠茶、山楂等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多...
脂肪肝患者一般是可以吃魚肉的,適量食用有助于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和必需脂肪酸。 魚肉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微量...
脂肪肝主要由肥胖、酒精攝入、代謝異常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戒酒、運動、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脂肪肝分為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可以適量吃燕麥、深海魚、綠茶、西藍花、大蒜等食物幫助降脂,也可以遵醫(yī)囑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非諾貝特膠囊...
長期吃素確實可能得脂肪肝,主要與營養(yǎng)失衡、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脂肪肝并非僅由高脂飲食引起,素食者若存在碳水化合物...
脂肪肝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增加運動、控制體重、戒酒、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脂肪肝通常由肥胖、酒精攝入過量、胰島素抵抗、...
脂肪肝發(fā)展為肝硬化通常經(jīng)歷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三個階段。主要與長期肝細胞脂肪堆積、炎癥損傷、修復異...
脂肪肝的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乏力、右上腹隱痛、食欲減退、肝區(qū)不適、體重異常下降等。脂肪肝可分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