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關節(jié)損傷通常由外傷、慢性勞損或疾病因素引起,康復方法需根據損傷類型和程度選擇。腕關節(jié)損傷主要包括韌帶扭傷、肌腱炎、骨折、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腕管綜合征等類型,可通過休息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支具固定、手術修復等方式促進恢復。早期干預有助于避免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礙。
腕關節(jié)韌帶扭傷多因跌倒時手掌撐地或過度扭轉導致,表現為局部腫脹、壓痛和活動受限。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則處理,即休息、冰敷、加壓包扎和抬高患肢。慢性期可使用護腕支具限制活動,配合超聲波或紅外線治療。若韌帶完全斷裂可能需關節(jié)鏡手術修復,常用藥物包括雙氯芬酸鈉凝膠、氟比洛芬貼膏等外用抗炎藥。
腕部肌腱炎常見于重復性動作人群,如打字員、健身愛好者,癥狀為活動時疼痛伴捻發(fā)音。治療需減少誘發(fā)動作,結合熱敷和低頻脈沖電刺激。嚴重者可局部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口服塞來昔布膠囊緩解炎癥??祻碗A段需進行漸進式肌腱滑動訓練,避免過早負重導致復發(fā)。
橈骨遠端骨折是常見腕部骨折,多由高處墜落導致,可見餐叉樣畸形和骨擦感。無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骨折需手法復位或鋼板螺釘內固定??祻推谛桕P注手指主動活動防止僵硬,配合鈣爾奇D片促進骨愈合。老年患者應預防骨質疏松,定期監(jiān)測骨密度。
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表現為尺側腕部旋轉痛,MRI檢查可明確損傷分級。輕度損傷采用支具固定和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重度撕裂需關節(jié)鏡下清創(chuàng)縫合??祻陀柧氈攸c在于恢復前臂旋轉功能,避免長期使用腕部支撐動作加重軟骨磨損。
腕管綜合征由正中神經受壓引起,典型癥狀為夜間手指麻木和魚際肌萎縮。早期可通過腕部夾板制動和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嚴重者需行腕橫韌帶切開減壓術。術后需進行神經滑動練習和感覺再訓練,控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以防復發(fā)。
腕關節(jié)損傷康復期間應保持適度活動,避免完全制動導致關節(jié)僵硬。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D,促進組織修復??祻陀柧毿柙谥委煄熤笇卵驖u進,初期以被動活動為主,逐漸過渡到抗阻練習。使用電腦時保持手腕中立位,每30分鐘活動腕部預防勞損。若持續(xù)疼痛超過兩周或出現肌力下降,應及時復查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