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大面積壞死通常可以醫(yī)治,但治療效果與病情嚴重程度、救治時機等因素密切相關。心肌大面積壞死多由急性心肌梗死導致,需通過藥物、介入或手術等方式綜合治療。
心肌大面積壞死早期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開通堵塞血管,可有效挽救瀕死心肌。常用手段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植入支架,或靜脈溶栓治療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藥物。同時需配合抗血小板藥物如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抗凝藥物如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以及減輕心臟負荷的硝酸甘油注射液。若在發(fā)病6小時內(nèi)得到有效干預,部分心肌功能可能恢復。
當壞死范圍超過左心室40%時,易并發(fā)心源性休克、室壁瘤等危重情況。此時需在重癥監(jiān)護下使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維持循環(huán),必要時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對于終末期患者,心室輔助裝置或心臟移植可能是最終選擇。但這類患者預后較差,五年生存率顯著降低。
心肌梗死后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等二級預防藥物,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康復期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心肺功能鍛煉,每日監(jiān)測體重變化,避免高鹽高脂飲食。出現(xiàn)胸悶氣短加重需立即就診,定期復查心臟超聲評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