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飲食要訣 吃黑巧克力可緩解病情
肝硬化是一種發(fā)病率比較高的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并發(fā)癥,如消化道出血、嘔血和便血、肝昏迷和各種感染。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預防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盡量減輕肝臟負荷。如果不幸得了肝硬化該怎么辦呢?專家建議從日常飲食調理入手,可緩解病癥。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飲食秘訣:
一、食用黑巧克力可緩解肝硬化
以往研究結果顯示,多吃黑巧克力等富含可可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黑巧克力中的可可含有很多黃烷醇,這一成分有利于保持血管彈性,從而有利于穩(wěn)定血壓。肝硬化晚期患者在吃飯同時,服用可可含量達85%的黑巧克力,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門靜脈血壓升高的幅度大大降低。
英國科學家說,吃黑巧克力和緩解門靜脈高壓癥之間存在明顯聯(lián)系,黑巧克力或可列入肝硬化患者的處方。
二、適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肝硬化由于多方面因素可造成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是最好的食品。注意補充維生素B1、B2 、C、E和K,微量元素如鋅如硒,已出現(xiàn)維生素缺乏癥狀的應口服或肌肉或皮下注射。
三、宜低鹽飲食

肝硬化病人肝臟破壞抗利尿素的功能減弱,因此尿量減少,使鹽潴留在體內,加之血漿蛋白的減低而出現(xiàn)浮腫或腹水。因此,肝硬化病人應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肝硬化無水腫或水腫輕微者,每日吃鹽不得超過6克;水腫嚴重者,鹽的攝入量不得超過2克。
四、宜低蛋白飲食
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傾向時,應改為低蛋白飲食。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應按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能夠進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嚴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應考慮輸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漿。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滿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魚、瘦肉、蛋類、乳類、豆制品。當有肝損傾向時,每天不宜超過20g。
五、忌食糖過多
人們知道,肝炎病人要適當補充一些糖。但肝硬化病人則不同,由于肝硬化時肝細胞遭到嚴重破壞,肝臟將單糖合成糖原貯存和將一部分單糖轉化為脂肪的功能已顯著降低。此時,若病人再長期大量的吃糖,就會出現(xiàn)并發(fā)肝性糖尿病,給肝硬化的治療增添困難。
六、忌吃某些魚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而且吃魚又往往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青花魚這些魚中含有一種叫廿碳五烯酸的不飽和有機酸,含量高達1~1.5%。魚油中含量最豐富。人體不能從其他自由脂肪酸中合成廿碳五烯酸,完全靠從食物中獲得。一旦進食含廿碳五烯酸多的魚,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就更低,很容易引起出血,而且難以止住。所以,有出血傾向的肝硬化病人,最好禁止吃上述這四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