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可能會引起胃炎,具體與藥物種類、用藥方式及個體差異有關。常見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部分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及鐵劑等。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保護能力,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易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瘍。糖皮質激素如醋酸潑尼松片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并減少黏液生成,誘發(fā)藥物性胃炎。部分抗生素如鹽酸多西環(huán)素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或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引發(fā)上腹疼痛、惡心等癥狀??鼓[瘤藥物如順鉑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常伴隨嚴重胃腸毒性,需聯合護胃治療。鐵劑如琥珀酸亞鐵片在胃內溶解后可能產生游離鐵離子,刺激胃黏膜引起化學性炎癥。
胃炎風險與用藥劑量和療程呈正相關,空腹服藥、多種藥物聯用或原有胃腸疾病者更易發(fā)生。建議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避免空腹服用刺激性藥物,必要時聯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保護胃黏膜。出現持續(xù)性上腹痛、黑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評估,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