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胎心音可通過調整體位、吸氧、補液、藥物治療及緊急剖宮產等方式處理。異常胎心音可能與臍帶受壓、胎盤功能減退、胎兒窘迫、母體低血壓或感染等因素有關。
孕婦立即采取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改善胎盤血流灌注。若懷疑臍帶受壓,可嘗試膝胸臥位或變換體位,通過改變胎兒與臍帶的相對位置緩解壓迫。過程中需持續(xù)監(jiān)測胎心變化,若30分鐘內未改善需進一步干預。
通過面罩給予孕婦每分鐘8-10升的高流量氧氣,提高母體血氧飽和度以增加胎兒供氧。適用于胎心基線變異減少或晚期減速的情況,每次吸氧不超過30分鐘,間隔5分鐘后可重復進行。需注意長期高濃度吸氧可能誘發(fā)自由基損傷。
快速輸注500-1000毫升乳酸林格液或生理鹽水,糾正母體血容量不足導致的胎盤灌注不足。尤其適用于產程中脫水、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壓或胎心出現(xiàn)變異減速的情況。補液后需評估尿量及胎心恢復情況。
宮縮過強時可使用鹽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宮縮,胎兒心動過緩可靜脈推注阿托品注射液改善傳導。存在感染跡象需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抗感染。所有藥物均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給藥期間持續(xù)監(jiān)測母嬰生命體征。
當胎心持續(xù)低于100次/分或超過180次/分,伴基線變異消失及反復晚期減速,提示嚴重胎兒窘迫時,需在30分鐘內實施剖宮產。術前需做好新生兒復蘇準備,術后密切觀察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
孕婦應定期進行胎心監(jiān)護,妊娠晚期每天自數(shù)胎動,發(fā)現(xiàn)胎動減少或胎心異常立即就醫(yī)。避免長時間仰臥,保持均衡飲食預防貧血,控制妊娠期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分娩過程中配合助產士指導呼吸,避免過度換氣導致堿中毒影響胎兒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