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肝硬化氣滯血瘀證。
處方:當歸10克,丹參15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穿山甲先煎20克,牡蠣先煎15克,白術10克,青皮10克,澤蘭15克,內金10克,赤芍10克,梔子10克,連翹10克,大黃10克。

用法:上藥煎取15~20分鐘取汁,約200毫升,日服3次,1周為1療程,以3~4療程為宜。
療效:本組經治療40例,年齡均在45歲左右,男性,療效滿意,未見復發(fā)。

按語:此證多由黃疸成積,導致臌脹瘀血熱毒郁結于肝,隧道阻塞,水濕壅聚,日久戕伐元氣,脾虛斡旋無力,瘀而有熱,前選用梔子,連翹清熱涼營,續(xù)用丹參,當歸、桃紅、紅花活血、赤芍和血化瘀,雞內金、穿山甲、牡蠣化瘀軟堅消積,白術健脾補中,青皮行氣疏肝,澤蘭行血行水,有通肝脾之血的特點,臨床應用有利于腫大的肝脾加縮及肝硬化伴腹水的消退?;鍪抢年P鍵,調補中州能起到培土榮木、健脾護肝之目的,有效的中藥治療,不僅能使臌脹消失,而且使化驗指標得到糾正。
氣滯血瘀會引起胸痛。氣滯血瘀是中醫(yī)常見證型,可能由情緒不暢、久坐少動、外傷瘀血、寒邪侵襲等因素導致,表現(xiàn)為胸脅脹...
寒凝氣滯血瘀可遵醫(yī)囑使用血府逐瘀膠囊、少腹逐瘀顆粒、桂枝茯苓丸等活血化瘀類中成藥,配合艾附暖宮丸等溫經散寒藥物調...
氣滯血瘀型白駁風患者可適量食用黑木耳、山楂、玫瑰花、紅糖等食物,也可遵醫(yī)囑使用血府逐瘀膠囊、桃紅四物湯、丹參片、...
氣滯血瘀可通過飲食調節(jié)、運動干預、中藥調理、情志管理等方式改善。氣滯血瘀多由情緒不暢、久坐少動、飲食不當、慢性疾...
肝郁氣滯血瘀可通過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湯、逍遙散、丹梔逍遙散等中藥方調理。肝郁氣滯血瘀多由情志不暢、久坐少動、飲...
宮寒氣滯血瘀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經血紫暗有血塊、四肢不溫等。癥狀發(fā)展通常從早期輕度不適逐漸進展為...
女性氣滯血瘀可通過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飲食調節(jié)、運動干預等方式調理。氣滯血瘀多由情緒不暢、久坐少動、寒邪侵襲、婦...
氣滯血瘀可通過活血化瘀、理氣解郁、針灸推拿、藥物調理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情緒不暢、久坐少動、寒邪侵襲、慢性炎癥等原...
氣滯血瘀可以遵醫(yī)囑服用丹參、川芎、紅花、當歸等中藥,這些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于改善癥狀。 1、...
氣滯血瘀患者可以適量吃山楂、橙子、桃、葡萄等水果,也可以遵醫(yī)囑吃血府逐瘀丸、桂枝茯苓丸、復方丹參片等藥物。建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