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低回聲有血流信號不一定是惡性,可能是良性病變如血管瘤或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也可能是惡性腫瘤如肝癌。需結合影像學特征、腫瘤標志物及病理檢查綜合判斷。
超聲檢查發(fā)現肝低回聲病灶伴血流信號時,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良性可能。血管瘤的血流多呈周邊型分布,內部回聲均勻,生長緩慢。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表現為中央星狀瘢痕伴放射狀血流,增強CT或MRI有特征性表現。這兩種情況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即可。
惡性腫瘤如肝細胞癌的血流信號多呈雜亂分布,可檢測到動脈頻譜,常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轉移性肝癌多為多發(fā)病灶,有原發(fā)腫瘤病史。對于可疑惡性病變,需進一步行增強影像學檢查或穿刺活檢確診。肝硬化背景、乙肝病毒感染史等會增加惡性概率。
發(fā)現肝低回聲病灶應完善肝功能、肝炎病毒篩查及腫瘤標志物檢測。避免自行判斷性質,建議攜帶完整檢查資料至肝膽外科或消化內科就診。日常需戒酒、控制體重,肝炎患者應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每3-6個月復查超聲監(jiān)測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