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理論認為結腸炎大多為濕熱壅結、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氣滯血瘀、飲食失調、勞累過度、精神因素而誘發(fā)。
中醫(yī)辨證論治:
1.濕熱型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槐角地榆丸或清腸飲加減。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銀花12克,木香6克,川連6克,苦參15克,仙鶴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歸尾9克,積殼9克,敗醬草30克。
2.瘀毒型
治法:化瘀解毒。
方藥:隔下逐瘀湯或桃紅四物湯加減。
當歸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紅花9克,木香6克,川連6克,紅藤15克,白頭翁30克,三棱12克,莪術12克,枳實12克,八月札30克。

3.脾虧腎虛
治法:健脾固腎,消癥化積。
方藥:參苓白術散合四神丸加減。
黨參15克,炒白術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陳皮6克,罌粟殼6克,肉豆蔻9克,淡吳萸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兒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結腸炎是結腸黏膜的炎癥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和顯微鏡下結腸炎等類型。 1、潰瘍...
結腸炎可通過飲食調節(jié)、藥物治療、微生態(tài)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結腸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遺傳因素、腸道菌群失...
便秘性結腸炎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便秘性結腸炎通常由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菌群...
結腸炎引起的疼痛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疼痛通常由炎癥刺激、腸痙攣、黏膜潰瘍、腸...
乙狀結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可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調整、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常見病因包括感染、免疫...
早期便秘性結腸炎治療一般需要2-4周,實際時間受到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個體差異、生活習慣調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慢性結腸炎通??梢钥刂瓢Y狀并達到臨床治愈,但難以完全根治。慢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癥狀、減少復發(fā)、改善生活...
結腸炎的癥狀包括早期腹部隱痛、進展期腹瀉黏液便、終末期發(fā)熱體重下降,嚴重時可出現(xiàn)腸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 1、早期...
慢性結腸炎的癥狀主要有腹痛、腹瀉、黏液便、里急后重及體重下降,可通過飲食調節(jié)、藥物治療、中醫(yī)調理、物理治療及手術...
慢性結腸炎腹痛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腹痛通常由腸道炎癥、飲食刺激、精神壓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