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痹有哪些癥狀 皮痹該如何進行治療
皮痹有哪些癥狀?
本病要以部分或滿身肌膚硬底化主導證的病癥,情況嚴重可侵及五臟六腑。中西醫(yī)的硬皮病,可參照本證中醫(yī)辨證論治。
皮痹醫(yī)治的確診關鍵點
部分或滿身肌膚頑硬明亮,無汗,頭發(fā)掉下來。 病況遷延日久,除所述肌膚病癥外,可兼見痹入五臟六腑的各種各樣主要表現(xiàn)。

皮痹醫(yī)治的辯證剖析
皮痹的發(fā)病原因,是素體陽氣虛衰,及寒癥外邪侵入。關鍵病理學全過程是濕邪凝固腠理;部分或滿身肌膚變厚硬底化,日久變軟,是其關鍵見證人。初起,外邪痹阻絡脈,病位在表;繼則外邪傳里,使之氣血虧耗,陰寒內(nèi)凝,這時候出現(xiàn)內(nèi)臟變病,肌膚頑厚總面積很大,好多見手腳,甚則遍布滿身。本病醫(yī)治以溫通為關鍵標準。血氣痹阻者,以通主導,以溫為佐;陽衰弱者,則以溫主導,以通為佐。當代科學研究證明材料,活血化淤藥品對本病有不錯的醫(yī)治實際效果,臨床醫(yī)學可酌定應用。
皮痹醫(yī)治的中醫(yī)辨證論治
血氣痹阻型
【證見】 部分肌膚硬底化,表層光潔發(fā)緊,不容易捏起,經(jīng)常出現(xiàn)皮膚顏色變深或變淡,呈黃白色,以至肌膚甲錯。舌色淡苔白膩,脈細滑或沉遲。
【治法】 袪風濕,散濕邪,通傳導阻滯,養(yǎng)血血。
【中藥方劑】

1.主方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千金方》)加減藥方:獨活13克。防沙12克。秦艽16克.桂枝13克.細辛5克。高麗參16克。茯苓、熟地黃16克,川芎、赤芍各13克,桑寄生30克,杜仲、牛膝各16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若肌膚顯著發(fā)硬或變軟者,能加烏梢蛇13克,金蝎5克,地龍12克,土鱉蟲6克。皮膚顏色變深或肌膚甲錯,皮膚不光滑者,加丹參40克,赤芍13克,桃仁12克,穿山甲30克,螞蟥6克。肌膚頑厚如木工板狀者,除提升活血化淤外,能加水藻、昆布各13克,杜蠣、鱉甲各30克,夏枯草、浙貝母各13克。
2.單方面驗方丹參雞藤湯(田鳳鳴等《我國奇方全書》)藥方:丹參、雞血藤各50克,郁金16克,延胡索、川芎、牛膝各13克。水煎服。
陽衰弱型
【證見】 初起肌膚頑硬而腫,進而變軟,明亮如臘,好發(fā)肢端,以至于泛發(fā)滿身;手腳厥冷,手腳烏青;關節(jié)疼痛,主題活動不良影響;主動身體疲乏,畏寒怕冷;胸滿氣短,吞咽困難,惡心干嘔,腹痛腹瀉;舌色淡胖嫩邊有齒痕,脈沉伏或沉緊。
【治法】 溫補陽,祛寒通滯。
【中藥方劑】
1.主方陽和湯(王維德《普外全生集》)加減藥方:鹿角膠13克,肉桂粉6克,姜炭12克,熟地黃30克,白芥子13克,麻黃12克,肉蓯蓉、霪羊霍、瑣陽、巴戟天各16克,川芎lO克,全蝎6克,地龍9克,鱉甲4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藥方劑金匱氣丸,每一次9克,每天3次。
3.單方面驗方通陽消痹湯(李寶順等《名中醫(yī)名方選》)藥方:高麗參、黃芪、熟地黃、何首烏、雞血藤各40克,丹參、鹿角膠各16克,桂枝、赤芍、紅花、茯苓、香附、夏枯草各12克,附子、肉桂粉各5克。水煎服。
皮痹醫(yī)治的別的治療法
1.熏洗法
(1)苦參湯:苦參、艾草葉、蛇床子、地膚子、蒼耳子、商陸,放水煎,熏洗或敷熱傷處。
(2)黃藥子350克,放水難熬,洗傷處。

3.防止調(diào)護特別注意隔熱保溫,防止寒癥濕邪侵蝕。病人要少吃寒性吃涼性之品。
2. 五絕表針治療法(全身多經(jīng)絡調(diào)養(yǎng)加部分選穴刺激性醫(yī)治)
(3)伸筋草、陳艾草葉、乳香、透骨草、沒藥,共煎水,熱洗傷處。左右第三方適用肌膚頑厚比較局限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