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眼底病通常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可能與長期血糖血壓控制不佳有關,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通過眼底檢查明確診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高血糖導致視網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現微動脈瘤、出血滲出。隨著病情進展可能發(fā)生視網膜缺血,誘發(fā)新生血管形成,最終導致玻璃體積血或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早期可通過控制血糖血壓延緩進展,中晚期需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除術。常用檢查手段包括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源于長期血壓升高,視網膜動脈出現痙攣硬化,表現為動脈變細、動靜脈交叉壓迫。嚴重時發(fā)生視網膜水腫、出血棉絮斑??刂蒲獕菏顷P鍵治療措施,急性期需降壓治療防止視神經缺血。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同,該病變在血壓控制后部分改變可逆,但長期未控制可能造成視神經萎縮。
兩類眼底病變均需定期復查眼底,建議每3-6個月檢查一次。日常生活中需嚴格監(jiān)測血糖血壓,保持低鹽低脂飲食,避免劇烈運動引發(fā)眼底出血。戒煙限酒,控制體重,保證充足睡眠。出現突然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應立即就診眼科,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