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失禁通常需要治療,具體干預方式需根據病因和嚴重程度決定。尿失禁可能與盆底肌松弛、前列腺增生、神經系統(tǒng)病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關,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盆底肌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盆底肌松弛,表現為咳嗽或打噴嚏時漏尿。建議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肌力,每日重復進行收縮肛門和陰道動作。若癥狀明顯,可遵醫(yī)囑使用雌激素軟膏或口服替勃龍片,合并膀胱過度活動時可配合索利那新片。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壓迫尿道會引起充盈性尿失禁,常伴尿頻尿急。需通過超聲評估前列腺體積,輕中度患者可服用坦索羅辛緩釋膠囊聯合非那雄胺片,重度梗阻需考慮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日常需限制睡前飲水量。
腦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可能導致膀胱逼尿肌過度活動或收縮無力。此類患者需進行尿動力學檢查,可選用米拉貝隆緩釋片調節(jié)膀胱功能,合并痙攣時配合鹽酸奧昔布寧片。同時需治療原發(fā)病,進行神經康復訓練。
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引發(fā)急迫性尿失禁,伴隨排尿灼痛。需進行尿常規(guī)和細菌培養(yǎng),確診后可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左氧氟沙星片。治療期間每日飲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食物。
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引發(fā)感覺減退性尿失禁。需嚴格控制血糖,服用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配合膀胱功能訓練。建議每2小時定時排尿,使用血糖儀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
老年人出現尿失禁應盡早就診泌尿外科或婦科,通過尿墊試驗、排尿日記等評估嚴重程度。日常可選擇成人紙尿褲保持會陰干燥,睡前3小時限制液體攝入,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家屬需協助記錄排尿情況,預防皮膚濕疹和尿路感染。定期復查調整治療方案,多數患者經規(guī)范治療可顯著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