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排不出堵在肛門可能與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腸道功能紊亂、痔瘡、腸梗阻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增加運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長期攝入低纖維食物或飲水不足會導致糞便干結(jié),難以排出。膳食纖維能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建議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可通過食用燕麥、西藍花、蘋果等食物補充。同時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1500-2000毫升,有助于軟化糞便。
久坐不動會使腸道蠕動減緩,糞便在腸道內(nèi)停留時間延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后變硬。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能增強腹肌力量并促進腸蠕動。臥床患者可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每次10-15分鐘,每日2-3次。
腸易激綜合征或功能性便秘可能導致排便困難,常伴隨腹脹、腹痛??赡芘c腸道菌群失衡、內(nèi)臟高敏感性有關??勺襻t(yī)囑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調(diào)節(jié)菌群,或乳果糖口服溶液軟化糞便。嚴重者需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劑促進排便。
內(nèi)痔脫出或外痔水腫會阻塞肛管,導致排便受阻,多伴有肛門疼痛、便血。急性期可用復方角菜酸酯栓消腫止痛,配合高錳酸鉀坐浴。若痔核嵌頓需及時就醫(yī),必要時行痔切除術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
腫瘤、腸粘連等引起的機械性梗阻會使糞便無法通過,伴隨嘔吐、腹脹、停止排氣。需立即禁食并就醫(yī),通過腹部CT明確病因。不完全梗阻可嘗試胃腸減壓、甘油灌腸劑通便,完全梗阻需行腸粘連松解術或腫瘤切除術。
日常應建立規(guī)律排便習慣,晨起后飲用溫水刺激胃結(jié)腸反射。排便時保持正確姿勢,可使用腳凳抬高膝蓋。避免過度用力排便,防止誘發(fā)痔瘡或直腸脫垂。若癥狀持續(xù)3天以上或出現(xiàn)劇烈腹痛、便血,需及時就診消化內(nèi)科或肛腸外科。長期便秘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腸鏡檢查,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