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骨前突可通過正畸治療、正頜手術等方式矯正。上頜骨前突可能與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外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牙齒排列不齊、咬合異常、面部輪廓突出等癥狀。
正畸治療適用于輕中度上頜骨前突,主要通過佩戴固定矯治器或隱形矯治器調整牙齒位置。矯治過程中可能伴隨牙齒酸脹、牙齦輕微出血,需定期復診調整矯治力度。常見矯治器包括金屬托槽矯治器、陶瓷托槽矯治器、隱形矯治器等。治療周期通常需要1-3年,矯正后需佩戴保持器防止復發(fā)。
正頜手術適用于嚴重骨性上頜前突,需聯(lián)合正畸治療進行。手術通過截骨后移上頜骨位置,改善面部輪廓與咬合功能。術前需進行三維影像評估,術后可能出現(xiàn)暫時性腫脹、麻木,需配合流質飲食與口腔清潔。常見術式包括上頜骨LeFortI型截骨術、分段截骨術等,恢復期約3-6個月。
兒童青少年上頜前突可早期使用功能矯治器干預,如頭帽-口外弓、Activator矯治器等。這類矯治器通過抑制上頜骨過度生長或引導下頜發(fā)育,改善頜骨關系。需每日佩戴12小時以上,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說話不便或黏膜壓痛,需定期調整矯治器壓力。
針對不良口腔習慣導致的上頜前突,可進行唇肌與舌肌功能訓練。包括閉唇練習、舌頂上腭訓練等,幫助建立正常吞咽與呼吸模式。訓練需每日重復進行,持續(xù)3-6個月可見效果,需配合正畸治療以鞏固療效。
復雜病例常需正畸-正頜聯(lián)合治療,先通過正畸排齊牙齒,再經(jīng)手術矯正頜骨位置,最后精細調整咬合關系。治療全程需口腔頜面外科與正畸科協(xié)作,可能出現(xiàn)術后咬合不穩(wěn)定、顳下頜關節(jié)不適等癥狀,需長期隨訪觀察。
矯正期間需保持口腔衛(wèi)生,使用軟毛牙刷與牙線清潔矯治器周圍。避免過硬、過黏食物,防止矯治器脫落或損壞。術后恢復期應遵醫(yī)囑進行張口訓練與冷敷消腫。定期復查有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矯正后需長期佩戴保持器維持效果。若出現(xiàn)矯治器松動、持續(xù)疼痛或傷口感染,應及時就醫(y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