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很多女性都經歷過的生理現象,痛經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會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影響。如果長期出現痛經,不但要及時進行治療,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改善飲食習慣。那么,女人痛經時候吃什么好呢?
1、姜棗紅糖水: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2、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3、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4、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5、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溫馨提示:以上食補只能暫時改善痛經現象,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痛經問題,因此,女人如果出現長期痛經,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以防病情加重,引發(fā)其它并發(fā)癥,帶來更嚴重的傷害。
痛經服用中藥通常有一定緩解作用,具體效果因人而異。 中藥治療痛經主要通過調理氣血、溫經散寒或疏肝理氣等機制發(fā)揮作...
痛經可通過紅糖姜茶、益母草雞蛋湯、當歸羊肉湯等中醫(yī)食療法緩解。 紅糖姜茶由紅糖和生姜熬煮而成,生姜性溫能散寒止痛...
痛經可通過熱敷、穴位按壓和中藥調理等方式緩解。 熱敷是緩解痛經的常用方法,使用熱水袋或暖寶寶敷于下腹部,有助于促...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痛經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生活調理等方式處理。 子宮肌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異常、遺傳因素有...
服用中藥后出現小腹疼痛類似痛經的癥狀,可能與藥物成分刺激、胃腸敏感或婦科疾病有關。 部分中藥含有活血化瘀成分,可...
女生痛經可通過熱敷腹部、服用止痛藥、飲用姜茶等方式緩解。 痛經可能與子宮收縮過強、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內膜異位...
女性宮寒痛經可能與遺傳因素、受涼、氣血不足等因素有關。 宮寒痛經通常表現為下腹冷痛、經血顏色暗紅或有血塊、畏寒怕...
痛經伴隨拉肚子是正常現象,可能與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胃腸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 痛經時體內前列腺素水平升高,這種物質...
痛經伴隨腹瀉可通過熱敷腹部、補充水分、服用止痛藥、調節(jié)飲食、中醫(yī)調理等方式緩解。痛經和腹瀉可能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
不痛經的女生突然出現痛經伴隨拉肚子可能與受涼、飲食刺激、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胃腸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可通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