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根據(jù)形態(tài)和功能可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類。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頜各4顆,呈鏟形邊緣銳利,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上頜中切牙通常較寬大,下頜切牙相對窄小。切牙牙冠表面光滑,牙根為單根結(jié)構(gòu),在發(fā)音和面部美觀中起重要作用。切牙在兒童6-7歲時開始替換乳牙,是最早萌出的恒牙。
尖牙又稱犬齒,位于切牙旁側(cè),上下頜各2顆,牙冠呈錐形且尖端突出,具有撕裂食物的功能。上頜尖牙牙根粗壯,是口腔中最長的牙根,下頜尖牙牙根稍短。尖牙在牙弓轉(zhuǎn)角處起到支撐口角形態(tài)的作用,對維持面部輪廓有重要意義,通常在9-12歲完成替換。
前磨牙又稱雙尖牙,位于尖牙后方,上下頜各4顆,牙冠呈立方形且?guī)в袃蓚€咬合尖。前磨牙兼具撕裂和研磨食物的功能,上頜前磨牙通常有兩個牙根,下頜前磨牙多為單根。第一前磨牙在10-12歲萌出,是正畸治療中常需要拔除的牙齒。
磨牙位于牙列最后方,上下頜各6顆,牙冠寬大且咬合面有多個牙尖和窩溝,主要承擔研磨食物功能。第一磨牙在6歲左右萌出,又稱六齡齒,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齒。第三磨牙俗稱智齒,多在17-25歲萌出,常因萌出空間不足導致阻生。磨牙牙根形態(tài)復雜,上頜磨牙有3個牙根,下頜磨牙多為雙根。
保持牙齒健康需要每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線清潔牙縫,每半年接受專業(yè)口腔檢查。飲食上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避免碳酸飲料腐蝕牙釉質(zhì)。發(fā)現(xiàn)牙齒排列異常或齲齒時應(yīng)及時就診,兒童可在6-12歲進行咬合誘導治療。不同功能的牙齒需要針對性清潔,磨牙窩溝可考慮做封閉劑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