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刮治一般需要1-4次,具體次數(shù)與牙周袋深度、炎癥范圍及患者口腔衛(wèi)生狀況有關。
牙周炎刮治次數(shù)主要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輕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在3-4毫米,牙齦出血輕微,通常1-2次刮治即可清除菌斑和牙石。中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達4-6毫米,伴有明顯牙齦紅腫和牙槽骨吸收,可能需要2-3次分區(qū)域刮治。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超過6毫米,存在廣泛牙槽骨破壞或牙齒松動,往往需要3-4次分階段治療,必要時結合翻瓣手術。治療間隔通常為1-2周,確保每次刮治后牙齦組織得到充分恢復。部分患者需每3-6個月進行維護性刮治以預防復發(fā)。
牙周炎刮治后應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線清潔牙齒,避免吸煙和進食刺激性食物。定期復查口腔衛(wèi)生狀況,必要時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輔助控制菌斑。若出現(xiàn)牙齒敏感可選用脫敏牙膏,持續(xù)牙齦出血需及時復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