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身體遭受的外力超過骨耐受力的極限時發(fā)生的骨損害。有人覺得骨折只要復位后用石膏固定,飲食中注意多補鈣就可以了,不必用藥,其實不然。骨折后,不僅骨頭,其他相關部位也有可能受到牽連,在局部或全身引起一系列反應,臨床一般會根據其并發(fā)癥選用相關藥物對癥治療。那么骨折患者如何正確用藥呢?
如果是開放性骨折,或是術后并發(fā)了局部及全身感染,毫無疑問應該選用抗生素。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適用,我們應避免使用這些抗生素:氨基糖苷類藥物具有絡合鈣離子作用,而鈣離子是骨折愈合所必需的,絡合鈣難以被吸收利用,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四環(huán)素類藥物不但能與許多金屬離子(如鈣、鎂、鋁、鐵)等發(fā)生絡合反應,減弱了它們在骨折愈合中所起的治療作用,而且可以永久地結合鈣化組織,引起骨骼生長遲緩,并引起骨骺及干骺部位骨小梁的變形甚至折裂,對骨折愈合也不利;喹諾酮類近年來廣泛用于治療各類感染,但骨折愈合中骨痂先生成軟骨,爾后形成新骨,而該類藥物恰恰對軟骨的發(fā)育有影響,會延長軟骨的成熟過程,一般成年人應用問題不大,孕婦及未成年兒童則要慎用本品。
治療大范圍的骨折損傷時易并發(fā)感染性和失血性休克,此時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往往是首選。激素是抗炎、抗休克治療的傳統(tǒng)藥物,有著穩(wěn)定可靠的臨床療效,然而長期或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骨質疏松、傷口愈合不良等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干擾骨折愈合的生理過程,甚至可能再次引起病理性骨折。因此,在治療由于骨折損傷合并的感染性和失血性休克時,要謹慎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骨折后,傷處一般會發(fā)生滲出性炎癥,形成局部紅、腫、熱、痛的臨床癥狀,通常使用甾體和非甾體抗炎藥對癥治療。骨折愈合早期的炎癥反應與前列腺素(PG)有密切關系,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PG的合成,從而減弱PG引起的骨折斷端血管擴張等一系列炎癥反應。但藥物在產生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抑制了PG在炎癥情況下的擴張正常血管的作用,使得局部血流受阻,組織缺氧缺血,延緩骨折的早期愈合。這種情況下,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如三七、紅花、乳香、沒藥等)及其制劑是極佳的選擇,它們不但能很好地改善這些癥狀,且可促進局部血流,對骨折的早期愈合修復十分有利。
無論是閉合性骨折還是開放性骨折,內部愈合時都會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血栓。栓子隨時有可能脫落,進入血液循環(huán)。如果病人的血液黏稠度本來就比較大,此時極易造成深部靜脈栓塞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鼓庪m可防止血栓形成,但會使骨折端纖維蛋白血塊減少,并降低了局部鈣濃度,影響骨愈合。長期應用抗凝藥還會形成類似激素的作用,造成骨質疏松和自發(fā)性骨折,對患者形成不利因素。
對于腫瘤病人來說,骨折真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許多腫瘤病人需要化療,而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是抑制或殺滅生長旺盛的腫瘤細胞,由于其選擇性差,所以無論是生長旺盛的腫瘤細胞,還是正?;钴S分裂的細胞都將被抗腫瘤藥抑制或殺滅,骨折愈合期的新生細胞也不幸被列入“黑名單”中。即使有幸“逃”過這一劫,作為抗腫痛藥毒副作用之一的骨髓抑制對骨折的愈合也極為不利。
因此,在骨折的前、中、后期并發(fā)癥治療中,要權衡利弊,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慎重選用藥物,切勿舊病未除又添了新病。
腳大拇指骨折可能遺留關節(jié)僵硬、慢性疼痛、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畸形愈合等后遺癥。 1、關節(jié)僵硬 長期固定導致關節(jié)囊攣縮,...
盆骨骨折手術后可以適量吃雞蛋、牛奶、西藍花、牛肉等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吃碳酸鈣D3片、骨肽片、阿侖膦酸鈉片等藥物。...
脛腓骨骨折手術后一般需要3-6個月痊愈,實際時間受到骨折嚴重程度、術后護理、康復訓練、個人體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手摔腫了可能是軟組織損傷或骨折,常見原因包括扭傷、挫傷、腕骨骨折或橈骨遠端骨折,需結合腫脹程度、疼痛特點和活動受...
缺鈣的人確實容易骨折。缺鈣可能導致骨質疏松,使骨骼變得脆弱,增加骨折風險。骨折風險主要與鈣攝入不足、維生素D缺乏...
脊柱骨折一般需要3個月到6個月恢復,實際時間受到骨折類型、損傷程度、年齡因素、康復治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1、骨...
若出現(xiàn)骨折情況,可以適量吃菠菜、橙子、西藍花、獼猴桃等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吃碳酸鈣D3片、骨化三醇軟膠囊、阿法骨化...
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主要有骨肽注射液、碳酸鈣D3片、阿法骨化醇軟膠囊、重組人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等。這些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
肩骨折一個月后的恢復程度通常為初步愈合階段,實際恢復進度受到骨折類型、固定方式、康復訓練、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 ...
大腳趾骨折后一般需要6-8周才能逐步恢復行走,實際時間受到骨折類型、固定方式、康復訓練、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