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補脾益肺丸在飲食上要注意什么
補脾益肺丸是中成藥,由多種中藥綜合制成的藥物,當(dāng)脾肺功能不好時就可以服用,但是對服用者卻有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以服用,用藥不當(dāng)將對身體器官造成影響,藥物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也會危害到健康。而服藥期間患者還要重視飲食上的調(diào)理,患者可配合飲食調(diào)理到脾肺,那么服用補脾益肺丸在飲食上要注意什么呢?

補脾益肺即培土生金。培土生金又稱補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是一種以五行相生理論,用具有補脾益氣作用的穴位來補益肺氣的方法。臨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見食欲減退、大便溏、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肺虛脾弱的證候。針灸常選肺俞、太淵、脾俞、太白、足三里等穴,針用補法可以通過食補和藥補進(jìn)行補脾: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作用:補氣健脾,養(yǎng)陰益肺,補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益脾胃,養(yǎng)血安神。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jīng)。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于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于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于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益脾胃。宜于虛弱、泄瀉,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五臟。宜于病后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于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服用補脾益肺丸在飲食上要注意什么呢?文章對此問題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講解分析,現(xiàn)在清楚補脾益肺丸的功效作用,用藥期間的飲食也有要求,上述食物可以補充身體營養(yǎng),也能進(jìn)行脾肺的調(diào)理。在食用時還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當(dāng)患者的濕熱不適、出現(xiàn)便秘等現(xiàn)象時就要停止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