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許多媽媽因為不知道如何正確教寶寶走路而苦惱。專家說,寶寶的每一步、每個走路姿勢,以及該如何在他走的過程中做好保護,媽媽都要特別關注,不當的學步過程會使寶寶骨骼、脊椎變形。
一、不學爬就學走兩大影響
“寶寶真聰明,沒學爬就開始學走了?!焙芏鄫寢尪及褜殞氝^早學走路看成是聰明健康的表現,不等經歷爬的過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

專家解釋說,寶寶的腦神經及骨骼、肌肉發(fā)育都需要一個過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這一過程的相應表現。之所以先讓寶寶學爬是因為這時候他的骨頭特別柔軟,很難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爬可以讓脊椎、骨骼和韌帶逐漸受力,慢慢增強各部分的力量。
如果太早就讓他站起來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彎腰,腿的負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著彎曲,脆弱的小腿骨還會變形,長大了就會變成X形或O形腿。
除了骨骼、脊椎變形,不學爬就學走還影響寶寶視力呢。幾個月大的寶寶視力發(fā)育還不健全,只能看清近處的東西,都是小“近視眼”,而爬可以讓他看清有限范圍內的東西,慢慢調整,讓視力正常發(fā)育。
但走路的時候就需要看較遠的地方,寶寶看不清,只能瞇著眼睛努力調整屈光度和焦距,無疑會損傷眼睛和視力,嚴重的還會患上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上眼瞼下垂和近視,對眼睛造成一生的傷害。

同時,寶寶都是在室內爬,可以避免強光對眼睛的刺激,而學走大都在戶外,尤其是陽光強烈的夏天,紫外線和紅外線會傷害視網膜,讓眼睛出現刺痛、流淚等病癥。
此外,寶寶爬的時候仰著頭,前庭會受到刺激來增強平衡性,要是跳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去學走,長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連脾氣都會變得暴躁,沒有耐性。
二、寶寶學步需經過三個階段,媽媽如何做好保護
寶寶長到10-11個月大,就開始躍躍欲試地站起來,搖搖晃晃自發(fā)地要走路了,興奮的媽媽往往迫不及待地就拉著他的手想讓他快快走,而這樣做對寶寶學步不僅沒有好處,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專家表示:寶寶學步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不同階段媽媽應學會不同的保護措施。
有時候媽媽拉著寶寶學走路,寶寶卻突然大哭起來,手臂也不能動了。專家說,這種現象在寶寶剛開始搖擺著走的時候很普遍,是因為牽拉的時候,手臂關節(jié)脫臼了。
專家提醒:寶寶手臂要是脫臼了千萬別轉,也別揉,找專科醫(yī)生將關節(jié)復位,很快就好。但是,如果一直采取這種牽拉的保護方法,造成手臂習慣性脫臼,就會嚴重影響寶寶肘關節(jié)的發(fā)育。
媽媽對寶寶學走時的保護和鼓勵是最關鍵的,其實最好的保護是站在寶寶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隨著他走,但這樣半蹲著你會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塊布圍住寶寶的前胸,你從后面提著布來幫他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蛘撸趯殞毘鯇W步的時候,讓他在學步車里練習,車的四面都有保護,他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脫出來專心守著他,而且還不用擔心他會摔倒。
- 上一篇:寶寶長牙時所需要補充的營養(yǎng)成分
- 下一篇:讓寶寶早點睡有利于寶寶長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