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動脈栓塞介入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主要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栓塞后綜合征、器官缺血損傷及過敏反應等。該手術常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產后出血等疾病,需由專業(yè)醫(yī)生評估后實施。
穿刺部位出血是較常見的風險,多因血管損傷或壓迫不當導致,表現為局部淤青或血腫。感染風險與手術操作環(huán)境及術后護理有關,可能出現發(fā)熱、紅腫等癥狀。栓塞后綜合征表現為下腹痛、惡心嘔吐、低熱等,通常持續(xù)數天可緩解。器官缺血損傷較為罕見,可能因栓塞材料誤栓非目標血管引起,嚴重時可影響膀胱或直腸功能。部分患者對造影劑或栓塞材料過敏,可能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反應,術前需詳細詢問過敏史。
術后需臥床休息12-24小時,穿刺側下肢保持伸直狀態(tài)6-8小時。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腫脹,監(jiān)測體溫變化。術后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2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促進恢復。出現持續(xù)高熱、劇烈腹痛或排尿困難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yī)。術后1個月需復查超聲評估栓塞效果,3-6個月隨訪觀察癥狀改善情況。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
201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