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不是上火導致的。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內出現白色斑塊。上火屬于中醫(yī)概念,與鵝口瘡的發(fā)病機制無直接關聯。
鵝口瘡的常見誘因包括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口腔衛(wèi)生不良等。白色念珠菌是人體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調時,可能過度繁殖引發(fā)感染。嬰幼兒、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群體更容易患病。典型癥狀為口腔黏膜上出現乳白色凝乳狀斑膜,用力擦去后可見紅色創(chuàng)面,可能伴有輕微疼痛或進食不適。
治療鵝口瘡需遵醫(yī)囑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制霉菌素混懸液、克霉唑口腔貼片或氟康唑膠囊。同時應加強口腔護理,哺乳期嬰幼兒的喂養(yǎng)器具需嚴格消毒。保持口腔清潔有助于預防復發(f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減輕不適感。若癥狀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需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
日常應注意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yōu)質蛋白以增強免疫力。哺乳期母親需清潔乳頭,避免交叉感染。成人患者應戒煙限酒,控制血糖水平。出現口腔黏膜異常時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清熱解毒類中藥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