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胃鏡和普通胃鏡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檢查方式和功能范圍,超聲胃鏡可同時觀察消化道管壁層次及周圍臟器,普通胃鏡僅能觀察黏膜表面病變。
超聲胃鏡在胃鏡前端整合了超聲探頭,通過高頻超聲波穿透消化道壁,清晰顯示黏膜下層、肌層及周圍淋巴結、胰腺等結構,適用于評估腫瘤浸潤深度、黏膜下腫物性質及膽胰疾病。檢查過程中可進行細針穿刺活檢,對早期胃癌、食管癌分期及胰腺占位診斷價值較高。普通胃鏡利用光學鏡頭直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黏膜的充血、糜爛、潰瘍或腫物,可進行活檢、止血或息肉切除,但對黏膜下病變及腔外壓迫無法判斷來源。兩種檢查均需空腹準備,超聲胃鏡因操作復雜耗時較長,費用高于普通胃鏡。
選擇檢查方式需根據病情決定,疑似黏膜病變或需內鏡治療時優(yōu)先普通胃鏡,懷疑黏膜下腫瘤或需評估消化道外結構時選擇超聲胃鏡。檢查后2小時內禁食禁水,避免劇烈活動,若出現持續(xù)腹痛或嘔血需立即就醫(yī)。日常需注意飲食規(guī)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復查有助于消化道疾病早發(fā)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