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手術后排尿困難可通過調(diào)整體位、熱敷下腹部、聽流水聲刺激、藥物緩解、導尿等方式改善。排尿困難可能與麻醉影響、術后疼痛、心理緊張、尿道受壓、炎癥刺激等因素有關。
術后嘗試站立或半蹲位排尿,利用重力作用促進尿液排出。男性患者可適當抬高床頭15-30度,女性患者可嘗試身體前傾姿勢。避免因傷口疼痛強迫保持特殊體位導致膀胱頸受壓,術后24小時內(nèi)應每2-3小時主動排尿一次。
用40-45℃熱毛巾敷于恥骨聯(lián)合上方,每次15-20分鐘。熱敷能放松盆底肌肉,緩解膀胱括約肌痙攣。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熱敷后可配合順時針按摩下腹部,壓力控制在能耐受范圍內(nèi)。
打開水龍頭制造流水聲,通過條件反射原理刺激排尿中樞??赏接脺厮疀_洗會陰部,水溫維持在35-38℃。該方法尤其適用于因環(huán)境改變導致的排尿困難,但需注意避免長時間刺激導致膀胱過度充盈。
遵醫(yī)囑使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松弛尿道平滑肌,或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抑制膀胱過度活動。對于合并感染的情況,可選用左氧氟沙星片或頭孢克肟分散片控制炎癥。使用藥物期間需監(jiān)測是否出現(xiàn)頭暈、口干等不良反應。
當膀胱充盈超過500毫升或持續(xù)8小時未排尿時,需進行無菌導尿。導尿后保留尿管24-48小時,拔管前先行夾管訓練膀胱功能。反復導尿者應排查是否存在尿道狹窄等器質(zhì)性病變,必要時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
術后應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攝入咖啡、酒精等利尿刺激性飲品。早期進行提肛訓練,每次收縮肛門3-5秒后放松,每日3組每組10次。若72小時后仍存在排尿障礙或出現(xiàn)發(fā)熱、血尿等癥狀,需及時返院檢查排除尿路損傷或感染?;謴推陲嬍骋饲宓?,適當增加冬瓜、黃瓜等利尿食物攝入,減少辛辣食物對創(chuàng)面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