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骨髓炎目前仍偶發(fā)生于新生兒,為非牙源性化膿性的中央性頜骨骨髓炎,主要發(fā)生在上頜骨。新生兒頜骨骨髓炎多為血源性,但亦可因粘膜或皮膚損傷、母體化膿性乳腺炎的傳染,以及眼耳鼻感染的擴散引起。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全身癥狀變化快等特點,在治療時應首先應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時應根據(jù)患者全身情況的變化,給予必要的對癥治療及支持療法,并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的應用。眶周、牙槽骨或腭部一旦形成膿腫,要及早切開引流。如果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局部雖未進入化膿期,必要時也可施行切開引流,以緩解癥狀,防止感染繼續(xù)擴散。若有瘺孔排膿,換藥時最好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溶液沖洗,口內有瘺孔者應注意防止膿液誤吸而引起肺部并發(fā)癥。本病急性期如果處理得當,可得到治愈,而不轉入慢性期。
如病情轉入慢性期,形成死骨,不要急于進行死骨清除術。因患兒上頜骨骨壁較薄,骨質松軟,死骨片均較小,往往可以從瘺孔排出而自愈。若死骨較大不能排出,手術摘除時也要盡量保守,僅摘除已分離的死骨,否則會加重頜骨破壞,影響頜骨發(fā)育。如牙胚感染壞死,不能從瘺道排出時,可略擴大創(chuàng)口取出壞死牙胚,要盡量保留健康牙胚。新生兒上頜骨骨髓炎治愈后,面部及眶周遺留的疤痕畸形,可待二期整復。
預防應針對本病的病因,加強對哺乳期婦女的衛(wèi)生宣傳教育;注意嬰幼兒的口腔清潔衛(wèi)生;防止嬰幼兒面部皮膚抓傷及口腔粘膜損傷;一旦有損傷應及時處理;妥善處理新生兒的臍帶,防止發(fā)生感染。
小兒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兒童骨骼急性化膿性炎癥,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表現(xiàn)有高熱、患肢劇...
中藥治療骨髓炎的效果因人而異,通常作為輔助治療手段。骨髓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骨組織炎癥,中藥可通過清熱解毒、活血...
中藥可以作為下頜骨髓炎的輔助治療手段,但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配合抗生素等規(guī)范治療。下頜骨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外傷、免疫...
骨髓炎的確診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主要方法包括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原學檢查和病理活...
骨髓炎和骨髓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骨髓炎屬于感染性疾病,骨髓瘤屬于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 1、病因差異 骨髓炎主要...
小腿髓內釘術后骨髓炎屬于較嚴重的并發(fā)癥,可能影響骨骼愈合并導致持續(xù)性感染。骨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術后需密切觀...
下頜骨骨髓炎傷口不愈合可通過清創(chuàng)引流、抗生素治療、高壓氧治療、手術修復、營養(yǎng)支持等方式干預。下頜骨骨髓炎通常由細...
外固定支架可能引起骨髓炎,但概率較低。外固定支架是骨科常用的固定裝置,通常用于骨折固定或肢體矯形,其操作過程中若...
腿部骨髓炎通常會出現(xiàn)腫脹癥狀。骨髓炎是骨組織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伴隨...
糖尿病與骨髓炎可能存在一定關聯(lián)。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增加骨髓炎的發(fā)生概率。骨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