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醫(yī)務人員面臨傳播危險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慢性感染及病毒攜帶者血液中HBV濃度很高,即使HBsAg陽性的血漿稀釋1000萬倍,注射后仍可引起乙肝病毒感染。
醫(yī)務人員在治療過程中與乙肝患者有較多接觸,不小心接觸患者的血液和血制品就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應當立即實施局部處理措施。
1、醫(yī)務人員不小心接觸患者血液后,應及時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污染的皮膚5分鐘,如眼睛受到血液、體液噴濺,可用生理鹽水沖洗。
2、如因注射、手術操作等導致皮膚出現(xiàn)傷口,應當在傷口近心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安爾碘、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被暴露的黏膜,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做好局部處理措施之后,應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提供暫時性的被動保護作用。尤其已知接觸源為HBsAg陽性者,則接觸后應在24小時內注射,注射HBIG劑量為0.06ml/kg體重。
乙肝病毒載量較高時懷孕可能增加母嬰傳播風險、加重肝臟負擔、誘發(fā)妊娠期并發(fā)癥、影響胎兒發(fā)育。主要危害包括垂直傳播、...
乙肝表面抗體單項陽性通常屬于正常免疫反應,表明既往接種疫苗或感染后已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無須特殊干預。 1、疫苗應答...
乙肝弱陽性一般需要接種3針乙肝疫苗,實際接種針數(shù)受到疫苗接種史、抗體水平、年齡等因素的影響。 1、疫苗接種史 既...
葛蘭素乙肝疫苗安全性良好,接種后常見不良反應多為輕微局部反應或短暫全身癥狀,嚴重過敏反應罕見。疫苗安全性主要與個...
乙肝病毒不會在垃圾堆繁殖。乙肝病毒只能在活體肝細胞內復制,其存活和傳播主要依賴人體體液交換,環(huán)境因素如垃圾堆無法...
乙肝目前尚無法徹底根治,但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jié)、定期監(jiān)測、生活方式干預等方式控制病情發(fā)展。 1、抗病毒治療...
急性乙肝可能表現(xiàn)為黃疸型肝炎,但并非所有急性乙肝患者都會出現(xiàn)黃疸。急性乙肝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
乙肝患者飲食調理需注重營養(yǎng)均衡與肝臟保護,可通過適量優(yōu)質蛋白、低脂飲食、高維生素攝入及控制鈉鹽等方式改善肝功能。...
乙肝病毒攜帶者多數(shù)無需特殊治療,但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與病毒載量。主要干預方式有定期復查、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jié)、肝保...
乙肝病毒是一種主要攻擊肝臟的DNA病毒,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傳播途徑包括血液、母嬰及性接觸。 1、病毒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