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有四大“信號” 預防首先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
胃腸道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大腦”,胡吃海喝讓我們的胃腸道經受巨大的考驗,而且容易誘發(fā)腸道疾病,臨床上常根據其發(fā)病原因將其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以及血運性腸梗阻,而如何預防腸梗阻成為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所以今天我們的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腸梗阻的四大“信號”以及預防知識。

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由此引發(fā)一系列癥狀。輕度腸梗阻問題不大,嚴重的腸梗阻卻可以造成腸壞死和繼發(fā)感染,危重者可導致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甚至奪人性命。
病因:有些是結直腸癌惹的禍
腸梗阻的類型多樣,需辨因施治。專家指出,有些腸梗阻是由于腸管先天性狹窄和畸形,或因疾病、手術等因素導致腸道狹窄所致。息肉或其他腸管病變可引起腸套疊,而腫瘤、成團蛔蟲、異物或糞塊等也會引起腸梗阻。
腸梗阻偏愛老人,但做過闌尾炎手術的年輕人,也受它青睞,容易因手術而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年輕人出現(xiàn)腸梗阻,一般癥狀不會太嚴重,而老年人則不同,容易變成重癥。”專家指出,超過50%的腸梗阻病因是腫瘤,經常有老人出現(xiàn)腸梗阻,一查病根,原來是結在作祟。“有些腸梗阻是結直腸惡性種下的‘果’,在臨床中相當常見。”專家說,惡性腫瘤生長迅速,局部可形成腫物或者侵犯腸壁引起腸壁僵硬,最后導致腸腔狹窄,產生腸梗阻。
癥狀:腸梗阻有四大“信號”

腸梗阻重在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就醫(yī)。“腸梗阻最常見的四大癥狀就是:腹痛、嘔吐、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專家指出,機械性腸梗阻發(fā)生時,可伴有腸鳴,仿佛有“氣塊”在腹中竄動,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在腸梗阻早期,嘔吐呈反射性,吐出物為食物或胃液,進食或飲水均可引起嘔吐。此后,嘔吐隨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梗阻部位愈高,嘔吐出現(xiàn)愈早、愈頻繁。
腹脹的程度則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顯著,遍及全腹。
完全性腸梗阻發(fā)生后,患者往往不再從肛門排氣排便,但在高位梗阻的早期,梗阻部位以下,仍可排氣排便。
專家提醒,腸梗阻患者并不一定都會產生這些癥狀,這些癥狀也會和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的癥狀相類似。如果出現(xiàn)了腹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典型癥狀,腹部突然隆起,可聽到明顯的腹鳴音,而且以前曾做過腹部手術,應馬上去醫(yī)院。老年人如果出現(xiàn)便秘、進行性腹脹腹痛,則要警惕腫瘤引起的腸梗阻,同時也不排除乙狀結腸扭轉。
預防:首先要保持飲食衛(wèi)生
預防腸梗阻,首先要保持飲食衛(wèi)生,不潔飲食會引起腸梗阻。飽食后不要劇烈運動,以避免發(fā)生腸扭轉。發(fā)生腸梗阻后,即使在緩解期,也不要吃較硬的食物,最好以半流飲食為主。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應定期體檢,尤其是驗血、胃腸鏡等項目,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腸道腫瘤,爭取早期治療,預防腫瘤性腸梗阻。
老年人應多選擇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少吃肉。一些不易嚼爛、易形成團塊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筍、黃豆芽、動物筋膜、肌腱等,要盡量少食。要重視牙齒保養(yǎng)或修復,因為老人牙齒衰老、脫落,易造成咀嚼不全,食物易形成團塊阻塞腸腔。同時老年人要防治便秘,平時應多活動、多飲水、少吃辛辣食物,必要時可選用些藥物調節(jié)腸道分泌功能,促進腸蠕動,幫助糞便軟化,預防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