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患者可通過低脂飲食、少食多餐、控制膽固醇攝入、增加膳食纖維、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進行飲食調理。慢性膽囊炎多由膽囊結石、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癥狀。
每日脂肪攝入量需控制在40克以內,優(yōu)先選擇橄欖油、深海魚等不飽和脂肪酸。高脂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會刺激膽囊收縮,可能誘發(fā)膽絞痛。烹飪方式建議采用蒸煮燉,避免煎炸。急性發(fā)作期需進一步減少至20克以下。
每日5-6餐且每餐七分飽,可減輕膽囊負擔。暴飲暴食會導致膽汁過度分泌,增加膽囊壓力。建議固定進食時間,早餐必須包含適量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粥,睡前3小時禁食。餐間可補充無糖酸奶等易消化食物。
動物內臟、蛋黃等每日膽固醇攝入應低于300毫克。膽固醇過高易形成膽結石加重炎癥??蛇x用雞胸肉、豆腐等優(yōu)質蛋白替代,每周雞蛋不超過4個。貝殼類海鮮需限量食用。
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如西藍花、燕麥等可促進膽汁排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結合膽汁酸,減少膽固醇沉積。建議逐漸增加攝入量,同時保證每日飲水1500毫升以上以防腹脹。
禁止飲酒、濃茶、咖啡及辣椒等調味品。這些食物會刺激Oddi括約肌痙攣,引發(fā)疼痛。過冷過熱食物也需避免,適宜溫度為40-50℃。慎用薄荷糖等可能放松膽囊括約肌的食品。
慢性膽囊炎患者需長期保持飲食規(guī)律,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膽汁排空。可適量補充維生素C片劑和復合B族維生素,但脂溶性維生素補充需醫(yī)生指導。出現持續(xù)發(fā)熱、黃疸或劇烈腹痛應立即就醫(yī),避免自行服用消炎利膽片等中成藥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