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里有異物感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鑷子取出、藥物治療、鼻內鏡檢查和手術取出等方式處理。鼻腔異物感可能由鼻腔干燥、異物殘留、鼻竇炎、鼻息肉、鼻腔腫瘤等原因引起。
鼻腔干燥或分泌物結痂導致的異物感,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將生理鹽水裝入洗鼻器,頭偏向一側,從一側鼻孔注入生理鹽水,讓液體從另一側鼻孔流出。沖洗能軟化結痂、清除分泌物,緩解不適。沖洗時注意水溫接近體溫,避免刺激鼻黏膜。
若異物位于鼻腔前部且肉眼可見,可用圓頭鑷子小心夾取。操作前洗凈雙手,使用消毒后的鑷子,動作輕柔避免損傷鼻黏膜。兒童需由家長固定頭部后操作。切忌用手指掏挖或用力擤鼻,可能將異物推向深處。
鼻竇炎引起的異物感可遵醫(y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減輕炎癥,或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控制感染。過敏性鼻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用藥期間避免接觸過敏原,鼻腔噴霧劑需搖勻后使用。
持續(xù)存在的異物感需進行鼻內鏡檢查。醫(yī)生將直徑約3毫米的內鏡伸入鼻腔,可清晰觀察鼻腔深部及鼻咽部情況。檢查能發(fā)現(xiàn)隱蔽的異物、息肉或腫瘤,過程中可能有輕微脹痛感,檢查前需空腹4小時。
對于嵌入鼻黏膜的尖銳異物或較大腫瘤,需在全麻下手術處理。醫(yī)生通過鼻竇內窺鏡定位異物后,用特殊器械分離周圍組織后取出。術后需填塞止血紗布,24小時內避免低頭、打噴嚏,按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保持室內濕度在50%-60%有助于減少鼻腔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防止黏膜損傷?;ǚ奂竟?jié)外出佩戴口罩,減少過敏原刺激。若異物感伴隨出血、流膿或頭痛,應立即就醫(yī)。兒童出現(xiàn)反復揉鼻、單側鼻塞時,家長應及時檢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