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可通過調整體位、吸氧、服用藥物、控制危險因素、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快速緩解。腦供血不足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頸椎病、低血壓、心臟疾病、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
立即采取平臥位或頭低腳高位,有助于增加腦部血液回流。避免突然起身或劇烈活動,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加重腦缺血。若伴有嘔吐,需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
通過鼻導管或面罩給予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鐘。吸氧能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腦細胞缺氧狀態(tài)。建議持續(xù)吸氧至癥狀緩解,但不宜超過6小時。
遵醫(yī)囑使用改善腦循環(huán)藥物如尼莫地平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或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急性發(fā)作時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需監(jiān)測血壓。禁止自行調整藥物劑量。
高血壓患者需規(guī)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壓,糖尿病患者應監(jiān)測血糖并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同時戒煙限酒,避免高鹽高脂飲食,定期檢測血脂水平。
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睡眠保持7-8小時。飲食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減少動物內臟攝入。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過度勞累。
腦供血不足患者應定期復查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監(jiān)測血管狀況。日常注意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保持固定姿勢。若出現言語不清、肢體無力等卒中征兆,須立即就醫(yī)。建議隨身攜帶病歷卡和急救藥物,外出時避免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