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吞咽障礙可通過吞咽功能訓練、電刺激治療、飲食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康復。卒中后吞咽障礙通常由腦神經損傷、肌肉協(xié)調性下降、咽喉感覺減退、食管功能障礙、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吞咽功能訓練是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礙的基礎方法,主要包括舌肌運動訓練、咽喉冷刺激、空吞咽練習等。舌肌運動訓練可通過舌尖抵上腭、左右擺動等方式增強肌肉力量。咽喉冷刺激使用冰棉簽輕觸腭弓誘發(fā)吞咽反射。訓練需由康復治療師指導,每日重復進行3-5組,持續(xù)4-6周可顯著提高吞咽協(xié)調性。
神經肌肉電刺激通過電極片作用于頸部吞咽肌群,利用低頻電流促進神經功能重組。常用設備包括VitalStim電刺激儀,治療時可能伴隨輕微刺痛感。每次治療20-30分鐘,每周3-5次,8-12次為一療程。該方法可改善環(huán)咽肌開放功能,對中度吞咽障礙有效率超過70%。
調整食物性狀是預防誤吸的關鍵措施。初期選擇布丁狀、蜂蜜狀稠度的食物,避免流質和干硬食物。使用增稠劑調制飲品至適度粘稠,進食時保持坐位60-90度,每口食物控制在3-5毫升。餐后清潔口腔殘留,30分鐘內避免平臥。嚴重障礙者可短期采用鼻飼管喂養(yǎng)保證營養(yǎng)。
針對特定病因可遵醫(yī)囑使用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溴吡斯的明片改善肌力、多潘立酮片促進胃腸蠕動。腦水腫期可短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顱內壓。藥物治療需配合吞咽評估,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禁止自行調整劑量。中藥制劑如醒腦靜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
對于環(huán)咽肌失弛緩導致的頑固性吞咽障礙,可考慮內鏡下環(huán)咽肌切開術。手術在全麻下進行,通過切斷部分肌纖維降低食管上端阻力。術后需禁食24-48小時,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該手術并發(fā)癥包括局部出血和感染,需嚴格評估手術適應癥。
卒中后吞咽障礙康復需多學科團隊協(xié)作,急性期即開始干預能顯著改善預后。家屬應學習正確的喂食姿勢和急救方法,定期進行吞咽功能篩查??祻推陂g保持口腔衛(wèi)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若出現(xiàn)反復嗆咳、發(fā)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預防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長期吞咽困難患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吞咽造影評估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