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患者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輔助控制病情,建議適量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優(yōu)質蛋白、全谷物,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及刺激性飲食。飲食調理需結合個體差異和
菠菜、西藍花等深色蔬菜富含維生素K和抗氧化物質,有助于調節(jié)體內激素水平。蘋果、藍莓等低糖水果可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改善貧血癥狀。每日攝入300-500克蔬菜水果為宜,避免過量食用榴蓮、荔枝等高糖熱帶水果。
魚類、豆制品等優(yōu)質蛋白來源含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炎癥反應。每周可安排3-4次深海魚類攝入,如三文魚、沙丁魚等。黃豆及其制品含植物雌激素雙向調節(jié)作用,每日建議攝入30-50克豆腐或豆?jié){。
燕麥、糙米等全谷物富含B族維生素和硒元素,有助于肝臟代謝雌激素。可替代精制米面作為主食,每日建議占主食總量的1/3。蕎麥、藜麥等偽谷物含蘆丁成分,對改善子宮微循環(huán)有幫助。
蜂王漿、雪蛤等動物性雌激素食品可能刺激肌瘤生長。紅肉每日攝入不宜超過70克,加工肉制品應盡量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盆腔充血,經期前后需特別注意忌口。
缺鐵性貧血患者可遵醫(yī)囑補充鐵劑如琥珀酸亞鐵片,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維生素D缺乏者可通過曬太陽或服用維生素D3滴劑改善。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子宮肌瘤患者除飲食調整外,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建議每3-6個月復查超聲監(jiān)測肌瘤變化,若出現經量突增、嚴重貧血或壓迫癥狀應及時就診。烹飪方式推薦蒸煮燉等低溫處理,避免高溫油炸產生致癌物。保持BMI在18.5-23.9之間,體重波動幅度不宜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