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肝病患者B超時必看的四點:在肝炎患者檢查項目中,B超報告單常有“彌漫性肝病”、“膽囊炎”、“先天性肝囊腫或血管瘤”等字眼出現(xiàn),許多患者不明究竟,十分擔心,從而引起恐慌。專家提醒,B超報告單中諸如“彌漫性肝病”這些詞匯都是醫(yī)學術語,并不提示病情的輕重,肝炎患者不必對其“妄加猜測”,由此產(chǎn)生的恐懼將加重病情。生活中其實肝病患者還是有不少的,對于肝病患者最怕的可能就是發(fā)展成了肝癌。
1、別讓“彌漫性肝病”嚇著,在檢查肝臟后,B超報告單中常見的一句話是“彌漫性肝病”,許多患者被嚇得不輕:這肝臟里的病都“彌漫”了,肯定病得不輕!其實,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纖維化都屬于肝臟彌漫性病變,因為這些病變在整個肝臟的分布是相對一致的;而肝血管瘤、肝囊腫、肝癌才屬于肝臟局部的占位性病變。B超報告顯示的“彌漫性肝病”,意思是告訴醫(yī)生患者沒長腫瘤,沒想到反而造成誤會。
同時,報告中“彌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輕重。只要肝病整體有基本一致的變化,都顯示是“彌漫性肝病”,甚至一些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肝臟內(nèi)部稍微粗糙一些,在做B超時光點反射就會強一些,B超報告也顯示有“彌漫性肝病”,許多“彌漫性肝病”的人其實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療。因此,患者別被B超顯示的“彌漫性肝病”嚇著,肝病是否嚴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許多指標并結(jié)合臨床才能確定。
2、肝炎伴有膽囊炎并非細菌炎癥
肝臟有病,常波及膽囊。肝炎患者的膽囊十有八九不太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膽囊改變越常見,越明顯。對于膽囊增大、壁增厚、毛糙這些現(xiàn)象,B超報告都會說“膽囊炎”。專家表示,肝炎患者這種B超診斷的膽囊炎臨床常無癥狀,無梗阻性黃疸的表現(xiàn),白細胞也不高,屬于病毒性非特異性膽囊炎,無需太過擔心。
肝炎患者的膽囊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膽囊,病毒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后沉著于膽囊,肝炎時膽汁酸等代謝產(chǎn)物增多對膽囊壁的損害作用引起了無菌性膽囊炎病和膽管上皮細胞的增生;肝硬化低蛋白血癥和膽管細胞K+Na+-ATp酶活性降低,引起囊壁充血、水腫、滲出增多以及膽汁濃縮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膽囊疾病。一旦肝病好轉(zhuǎn),這種“膽囊炎”也會減輕。
3、別把血管瘤肝囊腫當肝癌
肝炎患者B超檢查中,一些無癥狀的先天性肝囊腫和血管瘤也變得越來越常見,往往引起恐慌。因為肝炎常可引起肝癌,所以肝炎患者對肝臟任何占位性病變都非常敏感。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有單獨一個,也有多個,有的還合并腎囊腫。每次B超檢查時,因為檢查設備的局限性或檢查者的仔細程度不一樣,發(fā)現(xiàn)肝囊腫數(shù)量多少會發(fā)生變化。醫(yī)生強調(diào),少一個不意味著好,多了一個也不意味著壞。
至于肝血管瘤,大多數(shù)為海綿狀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血管瘤的發(fā)展非常緩慢,小血管瘤可無任何癥狀,大多數(shù)是通過體檢時B超發(fā)現(xiàn)。一般說來小的肝囊腫和血管瘤對人體健康沒有多大影響,只有較大的肝囊腫和血管瘤才需要手術或介入治療。
4、不要過分看重B超肝臟大小
肝炎患者在看B超報告時,非常關心肝臟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都把肝臟的測量記錄下來進行比較。
但患者要知道,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醫(yī)生、不同的測量部門以及B超超聲探頭的方向,對肝臟大小的測量都有影響,相差1~2厘米是很常見的,肝炎患者不要過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臟大小。另外,肝臟大小也不一定提示病情的輕重。腫大的肝臟逐漸縮小有時是肝臟炎癥好轉(zhuǎn),但有時恰好相反。例如發(fā)生肝硬化時,肝臟的體積都會縮小。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的食品
得了乙肝的人,盲目不知所措,同時又因為乙肝知識缺乏,生活飲食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各種食物的屬性有寒熱差別,必須因人因病而有所選擇。在治療期間,應注意飲食禁忌。不宜多食用罐頭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腸:罐頭食物中的防腐劑、食物色素等會加重肝臟代謝及解毒功能的負擔;油炸、油煎屬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反復煎炸的食物油中會有致癌物質(zhì)。
各種甜食不宜多吃,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鉛,經(jīng)常食用松花蛋會使鈣質(zhì)缺乏和骨質(zhì)疏松;各種腌制食物鹽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響水、鈉代謝,對肝硬化患者則應禁忌。
小兒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癥狀主要包括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等。該疾病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于衛(wèi)...
轉(zhuǎn)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可能與肝炎、藥物損傷、脂肪肝等因素有關。 轉(zhuǎn)氨酶升高是肝功能異常的常見表現(xiàn),肝炎確實會導致...
新生兒乙型肝炎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diào)節(jié)治療及支持治療等方式干預。 新生兒乙型肝炎通常由母嬰垂直傳播引起,病毒通...
慢性肝炎一般不會通過吃飯傳染,但存在極少數(shù)特殊情況。 慢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日常共用餐...
預防藥物性肝炎需要避免濫用藥物、遵醫(yī)囑用藥、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 藥物性肝炎是指由藥物或其代謝產(chǎn)物引起的肝臟損傷,預...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由免疫系統(tǒng)錯誤攻擊肝細胞導致的慢性炎癥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
酒精性肝炎是長期過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炎癥性疾病。 酒精性肝炎主要與乙醇及其代謝產(chǎn)物對肝細胞的直接損傷有關。乙醇在肝...
乙肝黃疸肝炎能否治愈需根據(jù)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判斷。 乙肝黃疸肝炎通常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伴隨肝功能損傷導...
慢性肝炎可通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diào)整和定期監(jiān)測等方式治療。 慢性肝炎可能與病毒感染、長期飲酒、藥物損傷等因素有關...
轉(zhuǎn)氨酶升高可能是肝炎的表現(xiàn),但并非所有轉(zhuǎn)氨酶升高都意味著肝炎。肝炎的診斷需要結(jié)合轉(zhuǎn)氨酶水平、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