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多發(fā)于50歲左右的人群,故又名“五十肩”,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其發(fā)病后無休止的疼痛讓患者難以忍受。肩周炎的發(fā)病并不是沒有緣由,患者以前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為如今肩周炎的發(fā)病埋下伏筆。
肩周炎的致病三大主要因素
1、年齡因素(20%):本病大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2、環(huán)境因素(15%):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chǎn)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fā)因。
3、物理因素(20%):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fā)萎縮、粘連。
不良習慣埋伏筆:長時間不動或致肩周炎
當肩部肌肉受到損傷時會發(fā)生水腫和粘連,如果此時不注意治療和鍛煉,隨著年紀越大粘連就越厲害。醫(yī)生提醒,患者大多是因為年輕時用力過猛或摔跤而使肩部肌肉勞損,到了一定年齡,特別是五十歲左右,隨著內分泌和激素變化、血管硬化,從而導致肩部曾受傷的肌肉缺血、水腫,便形成了肩周炎。
但目前來看,這類損傷在時尚女性及白領人群中越來越多見,背單肩包不換邊、伏案工作或面對電腦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都會導致肩部肌肉供血不足,進而發(fā)生水腫、粘連。
肩周炎患者自我保健方法
1、自我推拿法:以健側手掌指揉按大椎、肩井、合谷等穴位,并以擦法作用于上肢內、外側,上下、內外往返操作3-5遍。 配合肩關節(jié)前、后搖轉各10-20次。
配合肩關節(jié)前、后搖轉各10-20次。
2、患手指爬墻:患者面朝墻站立。雙足尖距墻約1腳,患側手指摸觸墻壁,逐漸向上爬移,直至不能耐受疼痛時再將手指慢慢下移至原位。反復做20次,并每天記錄逐漸爬移的高度,每日鍛煉1-3次。
3、甩手法:兩足分開站立,兩手臂伸直,同時作前、后來回擺動,并逐漸增大擺動幅度。每次可做30-60次,每天1-3次。
4、雙臂展翅:兩手十指交叉,放于頭后枕頸部,兩肘關節(jié)屈曲先做內收,后做外展、挺胸,以擴大兩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 反復活動20-30次,每日做1-3遍。
反復活動20-30次,每日做1-3遍。
5、劃圓圈:患側手臂自然伸直,由前向后做圓圈式劃弧運動5-10次,再做反方向劃弧運動5-10次。運動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直至達到最大范圍。
 
	
	
	肩周炎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但自愈概率與病程長短、炎癥程度等因素有關,主要影響因素有病程階段、日常護理、基礎疾病控制...
肩周炎可通過中藥方劑緩解癥狀,常用方劑包括桂枝加葛根湯、獨活寄生湯、黃芪桂枝五物湯、蠲痹湯等。建議在中醫(yī)師辨證指...
肩周炎夜間疼痛可能由炎癥反應加劇、體位壓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慢、肩關節(jié)囊粘連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藥物鎮(zhèn)痛、物理治療、...
肩周炎可通過熱敷理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肩周炎通常由肩關節(jié)勞損、外傷、退行性變、內分泌紊亂...
肩周炎疼痛可遵醫(yī)囑使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雙氯芬酸鈉貼劑、洛索洛芬鈉貼劑等藥物緩解癥狀。 1、氟比洛芬凝膠貼膏 該...
肩周炎可通過小針刀治療改善癥狀,但根治需結合綜合康復手段。治療方法主要有小針刀松解、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功能鍛煉...
肩周炎可能引起腋下腫脹和手麻。肩周炎導致的癥狀主要有局部炎癥擴散、神經(jīng)壓迫、肌肉痙攣、淋巴回流受阻。 1、炎癥擴...
肩周炎粘連可通過熱敷理療、康復訓練、藥物治療、關節(jié)腔注射等方式治療。肩周炎粘連通常由長期勞損、外傷后制動、糖尿病...
肩周炎左肩疼痛可能與優(yōu)勢手使用習慣、姿勢不良、肩關節(jié)退行性變、肩袖損傷等因素有關,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干預及功能...
肩周炎和頸椎病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yī)理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肩周炎多與肩關節(jié)勞損、退行性變有關,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