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適合練的瑜伽體式都有哪些呢
月經期適合練習溫和舒緩的瑜伽體式,主要有仰臥束角式、貓牛式、嬰兒式、坐角式前屈、仰臥脊柱扭轉等。
1、仰臥束角式:
仰臥束角式能放松骨盆區(qū)域,緩解經期腰酸腹脹。平躺后雙腳掌相對,膝蓋向兩側下沉,雙手置于腹部或自然伸展。保持5-8次呼吸,注意用抱枕墊高頭部和膝蓋可提升舒適度。該體式通過打開髖部促進盆腔血液循環(huán),但需避免過度外展造成肌肉緊張。
2、貓牛式:
貓牛式通過脊柱的波浪式運動舒緩經期背部僵硬。跪姿下吸氣塌腰抬頭牛式,呼氣拱背低頭貓式,重復6-10次。動作需配合呼吸緩慢進行,重點感受腰椎壓力釋放。此體式能調節(jié)自主神經,但子宮腺肌癥患者應減少腰部下沉幅度。
3、嬰兒式:
嬰兒式以前屈姿態(tài)輕柔按壓腹部,緩解痛經不適。跪坐后將軀干前傾貼于大腿,額頭觸地,手臂前伸或置于體側。保持時可在腹部放置溫熱的鹽袋,每次停留1-3分鐘。該體式能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但血量過大者需墊高胸腔避免倒流。
4、坐角式前屈:
坐角式前屈通過溫和拉伸內收肌群改善經期水腫。坐立雙腿分開90-120度,從髖部向前折疊,可用瑜伽帶輔助。維持時注意保持脊柱延展,避免腰部代償。此體式能刺激肝經脾經,但骨盆感染者需改為仰臥變體。
5、仰臥脊柱扭轉:
仰臥脊柱扭轉以輕柔扭轉調節(jié)經期激素波動。平躺屈膝倒向一側,雙肩貼地,每側保持30秒。扭轉時配合腹式呼吸能緩解腹脹,但卵巢囊腫患者需減小扭轉幅度。該體式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幫助情緒穩(wěn)定。
經期瑜伽需遵循"20%力量+80%放松"原則,避免倒立、深度后彎及劇烈核心訓練。建議選擇清晨或睡前練習,室溫保持26-28℃。搭配生姜紅棗茶飲用可增強氣血循環(huán),練習后可用艾草足浴促進代謝。若出現頭暈或流量突增應立即停止,經期前三天建議每天練習不超過40分鐘,后幾天可逐步加入橋式等輕度體式。所有動作均以無痛范圍為限,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特殊體質需咨詢醫(yī)生后調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