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不全者應做到合理控制飲食
腎功能不全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遭到破壞嚴重,機體在進行排泄代謝、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方面的調節(jié)發(fā)生紊亂的一種臨床綜合癥候群。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預后不良,是威脅生命的病癥之一。
合理的控制飲食有利于防止腎功能不全的進一步惡化,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熱量、磷、鹽及水的量均需要嚴格控制。

1、蛋白質的攝入:人類代謝產物的主要來源是蛋白質成分,特別是動、植物的蛋白質,譬如肉類、豆制品、面、米等,為了減低健康腎臟的工作負擔,病人攝入的蛋白質量同腎臟排泄能力持平,腎衰的患者依據腎功衰退的程度進行減少調整。血肌酐維持在170~440umol/L,蛋白質的進食量為0.6g/d.kg,若是患者有大量蛋白尿,每排泄1g蛋白尿,就可以補充1.5g蛋白質;若是超過440umol/L,蛋白質攝入量應進一步縮減,控制在0.4g/kg為最佳數值。過度限制蛋白質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現象的發(fā)生,體質也會不穩(wěn)定。在限制蛋白質攝入的同時要補充營養(yǎng)價值,選擇營養(yǎng)價值高的蛋白質,滿足機體必須的營養(yǎng)要求,提升動物蛋白的攝入減低置物蛋白的攝入,動物蛋白含氨基酸種類及量均較植物蛋白高,多食淀粉類食物代替普通的米、面等主食。
2、熱量的攝入:將蛋白質發(fā)揮最大的功用,不讓其轉化成能量進行消耗,補充能量同低蛋白飲食相結合。35kcal/d.kg,熱量的來源為糖類。水果、巧克力、果醬、蔗糖、蜂蜜等,脂肪也可以轉化為部分熱量,不限制素油。
3、磷的攝入:蛋黃、肉松、乳制品、骨髓、動物內臟均可以補充蛋白質,但是其中磷的含量過高,不應食用,磷在體內的貯存會影響腎臟功能,導致其進一步惡化,減少食物中磷的含量,在食用魚、土豆、肉類等食品錢,先應用水煮開后,將湯丟棄,再進行下一步的烹飪。
4、鹽的攝入:控制的鹽的攝入應該取決于病情的發(fā)展狀況而定,若是伴隨著高血壓、水腫的患者則應該遵循低鹽飲食的原則,2g/d,若是多尿者,則應根據每日的尿中丟失的鈉鹽進行定量的補充。

5、水的攝入: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液中所含有的代謝廢料顯著減少,保持尿量每天維持在2000mL以上,才能夠將當日的代謝物全部排除掉,若是沒有出現水腫,應多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