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具體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滴眼液、糖皮質激素滴眼液、角膜修復劑、角膜移植術等。角膜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外傷、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細菌性角膜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抑制革蘭陰性菌DNA旋轉酶,妥布霉素滴眼液可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角膜上皮愈合情況,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耐藥性。合并前房積膿時需聯(lián)合全身抗生素治療。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常用更昔洛韋滴眼液阻斷病毒DNA復制,阿昔洛韋滴眼液對上皮型病變效果顯著。樹枝狀潰瘍需聯(lián)合清創(chuàng)處理,基質型角膜炎需延長用藥周期。復發(fā)頻繁者可考慮長期低劑量維持治療。
氟米龍滴眼液適用于免疫性角膜炎或病毒性角膜炎后期,可抑制炎癥反應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使用期間需監(jiān)測眼壓變化,警惕激素性青光眼。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質激素以免加重感染。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能促進角膜上皮再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可改善組織營養(yǎng)。適用于化學傷或機械性角膜損傷,需配合抗感染藥物使用。深層潰瘍禁用修復劑以防穿孔。
角膜全層渾濁或穿孔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板層移植適用于基質層病變。術后需長期使用環(huán)孢素滴眼液預防排斥反應。真菌性角膜炎需徹底清除病灶后再考慮移植,避免復發(fā)感染。
角膜炎患者應避免揉眼,外出佩戴防護鏡減少刺激。保持眼部清潔,使用獨立毛巾防止交叉感染。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優(yōu)質蛋白,如胡蘿卜、深海魚等有助于角膜修復。出現(xiàn)眼痛加劇、視力驟降等癥狀需立即復診,避免自行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