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和腦卒中等并發(fā)癥??鼓委煹谋匾灾饕Q于患者的卒中風險評分、出血風險評估、合并疾病、年齡等因素。
房顫患者心臟跳動不規(guī)則,容易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能導致腦栓塞或其他器官栓塞。目前臨床常用的卒中風險評估工具是CHA2DS2-VASc評分,評分較高的患者通常建議長期抗凝治療。常用抗凝藥物包括華法林、達比加群酯膠囊、利伐沙班片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形成概率。長期抗凝治療期間需要定期監(jiān)測凝血功能,根據檢查結果調整藥物劑量,保持國際標準化比值在目標范圍內?;颊哌€需注意觀察有無牙齦出血、皮膚瘀斑、黑便等出血傾向,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部分低卒中風險的房顫患者可能無須長期抗凝,例如CHA2DS2-VASc評分為0分的男性或1分的女性。陣發(fā)性房顫患者如果心律轉復為竇性心律且維持穩(wěn)定,經評估后可能減少或停用抗凝藥物。存在嚴重出血傾向、近期重大手術、未控制的高血壓等出血高風險患者,醫(yī)生可能權衡利弊后暫緩抗凝治療。對于這類特殊情況,臨床可能采用左心耳封堵術等替代方案降低血栓風險。
房顫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調整抗凝藥物劑量或突然停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飲食均衡,避免大量攝入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影響華法林藥效,同時防止跌倒等外傷導致出血。建議每3-6個月復查心電圖和凝血功能,定期評估抗凝治療方案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若出現心悸加重、呼吸困難或出血癥狀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