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病毒性肺炎可通過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喂養(yǎng)、維持適宜環(huán)境、密切觀察病情、預防交叉感染等方式護理。病毒性肺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可能伴隨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等癥狀。
新生兒鼻腔狹窄且不會自主排痰,需定期用生理鹽水滴鼻軟化分泌物后使用吸鼻器清理。若出現(xiàn)喉間痰鳴或呼吸費力,可遵醫(yī)囑采用拍背排痰法,將新生兒俯臥于家長前臂,手掌呈空心狀由外向內輕拍背部。避免使用棉簽等硬物直接清理鼻腔,防止黏膜損傷。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養(yǎng)方式,每次奶量減少三分之一,間隔時間縮短至2小時。母乳喂養(yǎng)時需將嬰兒頭部抬高15度,喂奶后豎抱拍嗝10分鐘。出現(xiàn)嗆奶或拒食時,可改用鼻飼管喂養(yǎng)或靜脈營養(yǎng)支持。每日記錄出入量,確保尿量達到每公斤體重1-2毫升/小時。
保持室溫在24-26攝氏度,濕度50%-60%,每日通風2次但避免對流風直吹。使用加濕器時需每日更換水并清潔水箱。衣物選擇純棉材質且不宜過厚,以頸背部溫熱無汗為度。氧療時需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2%-95%,避免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導致氧中毒。
每小時監(jiān)測呼吸頻率,若持續(xù)超過60次/分鐘或出現(xiàn)吸氣性凹陷需立即就醫(yī)。記錄體溫變化,38.5攝氏度以上時采用物理降溫而非藥物退熱。注意觀察口周是否發(fā)紺、皮膚有無花斑紋等缺氧表現(xiàn)。使用血氧儀監(jiān)測時,探頭應交替貼于不同肢體避免局部壓傷。
接觸新生兒前需用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患呼吸道感染的家屬須佩戴口罩。奶瓶、衣物等物品需每日煮沸10分鐘消毒。病房或家庭臥室每日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避免探視人員直接親吻嬰兒面部或手部,母親患乳腺炎時暫停母乳喂養(yǎng)。
護理期間需每日測量體重變化,若連續(xù)3日體重不增或下降超過7%需復診。恢復期可進行被動肢體運動促進循環(huán),如屈伸四肢各10次/日。出院后2周內避免接種疫苗,6個月內需定期復查胸片。母乳中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建議持續(xù)喂養(yǎng)至癥狀完全緩解后1個月。保持睡眠環(huán)境安靜,夜間監(jiān)測呼吸頻率可借助嬰兒監(jiān)護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