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膚瘙癢需注意血糖控制、皮膚保濕、避免抓撓、穿著舒適衣物及定期皮膚檢查。糖尿病皮膚瘙癢可能與血糖波動、皮膚干燥、神經病變、真菌感染或過敏反應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瘙癢、皮膚脫屑、紅斑等癥狀。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皮膚微血管和神經末梢,導致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并引發(fā)瘙癢?;颊咝枳襻t(yī)囑使用胰島素注射液或二甲雙胍片等降糖藥物,每日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血糖,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糖穩(wěn)定后皮膚瘙癢癥狀多可緩解。
糖尿病患者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易干燥脫屑。建議每日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含尿素軟膏或維生素E乳,沐浴水溫不超過38℃,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冬季可增加凡士林等封閉性保濕劑使用頻率。
搔抓會破壞皮膚完整性,增加感染風險。瘙癢劇烈時可使用冰袋冷敷或涂抹復方樟腦乳膏暫時止癢。夜間睡眠可佩戴棉質手套,修剪指甲至平滑。若出現抓痕繼發(fā)感染,需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抗感染。
化纖材質易產生靜電刺激皮膚,應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洗滌時徹底漂洗避免洗滌劑殘留。新衣物穿著前需清水浸泡去除甲醛等化學物質。避免穿著過緊的襪子和腰帶,減少皮膚摩擦。
糖尿病皮膚病變可能進展為頑固性瘙癢或慢性潰瘍。每月需在光線充足處檢查全身皮膚,重點觀察足底、趾縫等易忽略部位。發(fā)現皮膚皸裂、水皰或顏色改變時,應及時就醫(yī)排查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
糖尿病患者應保持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適量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和堅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洗澡后及時涂抹保濕劑。選擇無香精的洗衣產品,室內濕度維持在40%-60%。若瘙癢持續(xù)2周不緩解或伴隨皮疹、滲液,需到內分泌科或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和血糖評估。日??蛇M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運動前后需檢查足部皮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