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腺瘤樣瘤是一種罕見的附睪良性腫瘤,通常生長緩慢且邊界清晰,可通過手術切除治療。附睪腺瘤樣瘤可能與胚胎發(fā)育異常、局部炎癥刺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陰囊無痛性腫塊或墜脹感。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手術完整切除是治療附睪腺瘤樣瘤的主要方式。對于體積較大或引起明顯癥狀的腫瘤,可采用附睪腫物切除術或附睪切除術。術后需將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以明確性質。手術并發(fā)癥概率較低,但可能出現局部血腫或感染。
對于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附睪腺瘤樣瘤,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定期超聲監(jiān)測。每3-6個月復查陰囊彩超,觀察腫瘤大小變化。若發(fā)現腫瘤快速增長或出現疼痛等癥狀,需及時轉為手術治療。
若腫瘤引起陰囊墜脹不適,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癥狀。合并感染時可選用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用藥期間需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加重癥狀。
確診需依靠術后病理檢查,需與附睪腺癌、平滑肌瘤等腫瘤鑒別。典型病理表現為由立方上皮細胞構成的腺管樣結構,間質可見平滑肌纖維。免疫組化檢查顯示Calretinin、WT-1等標記物陽性有助于確診。
術后需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2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性生活。穿戴陰囊托帶可減輕腫脹,冰敷每次15-20分鐘有助于緩解疼痛。術后1個月復查超聲確認無復發(fā),此后每年隨訪1次。
附睪腺瘤樣瘤患者術后應避免長時間騎車或久坐,選擇寬松透氣的內褲減少局部摩擦。飲食上可適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攝入促進傷口愈合,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發(fā)現手術部位紅腫滲液或發(fā)熱,應立即返院檢查。日常可通過溫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但水溫不宜超過40攝氏度。